2015-10-22
收藏
一、考查基础,注重通性通法
试卷紧扣我省的考试说明,贴近教学实际,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无论是必修内容,还是选修内容,许多试题都属于常规题如理科1、2、3、5、7、19。部分题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如理科4、9、12、17、18,重点考查通性、通法,没有偏题和怪题。
二、深化能力立意,注重知识点交汇处设计综合题目,突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今年的高考数学文理两科试卷突出以能力立意,强化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综合题目的设计注重了数学主干知识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每个题的难度按照由易到难的梯度设计,分步设问,门槛较低,入手易,但完整的解答需要考生具备有序的数学知识体系,突出考查了考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第9、10、12、16题。
其中集合、复数、常用逻辑、线性规划、向量、算法与框图、排列组合等内容在选择、填空题中得到了有效的考查;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数列等主干知识在解答题中得到考查,构成试卷的主体内容。同时,文、理科试卷都注重了考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知识点的交汇处设计试题,如理科第16、17题,将向量的知识和三角函数相结合;如文科第(21)题和理科第(22)题将函数、导数、方程和不等式的知识融为一体。
三、注重对文理科考试内容和层次差别的处理
今年尽管文理试卷对解析几何的考查要求没有改变,但在考查方式上实现了较大突破。文理均以椭圆为主。
四、 体现常规,适度创新,凸现学科能力
试卷充分关注对考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的考查。不仅考查对一些定理、公式、法则的理解,而且更多考查了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法则分析、解决相关的综合性数学问题。重视对考生的创新意识的考查,注重对未来继续学习的能力考查,如理科第(12)题、理科第(21)题等采用了开放性的设问方式和对新定义的阅读和理解以及应用。试卷还凸显了新课标的理念,对新课程中新增知识和传统内容进行了有机结合,考查也更加科学和深化。如算法与框图、向量、均数和方差、概率和分布列,理科的绝对值不等式等都充分体现了我省支持课程改革的命题取向。两份试卷强调对思想方法的考查,尤其是对图形、图表语言的运用,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分类与整合等数学思想方法都作了重点的考查。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
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教案
初中数学乘法公式教案
初中数学代数式的值教案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初中数学轴对称教案
初中数学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教案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初中数学题库:课堂达标同底数幂的除法1(含答案)
初中数学试题:洞察力测试
初中数学从面积到乘法公式教案
初中数学在反复实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教案
初中数学去括号教案
初中数学科学记数法教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案
初中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案
初中数学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教案
初中数学题库:弧长与扇形自我检测试题(含答案)
趣味数学题:台阶数
初中数学题库:圆专项训练(含答案)
初中数学用平面截几何体教案
初中数学估算的应用与调整教案
初中数学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教案
初中数学代数式的值体教案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初中数学题库:点线面角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数学题库:函数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数学题库:全等三角形考点测试(含答案解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