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2
收藏
今年高考数学来看,出的比以往翻新,但是考察的的依旧是基本点,我在考前预测的的18个小题点全部命中,我在今年考前也说过要留意下几何概型,果不其然,在今年予以了考察。
小题依旧是没有逃脱集合、复数、三视图、算法等等我早已标注为必考点的知识点,应当对于大部分孩子们而言并不困难。
向量依旧在我压的四个点里,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智康1对1高考前出的模拟卷。
选择题的第8题略有创新,其实就是在考察求导的定义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呢,其实说白了不就是那个点到原点的斜率问题么。
至于第14题,考的确实是根的分布问题,这个我在考前的押题卷里也有强调,穿根连线法即可解决。
第15题略有创新,有点计算量,考前这些我都是提到过的,但是难度我觉得不大。
比较有意思的是第18题,以往我们都是已知定义域求参数取值范围,今年我们是已知函数求定义域参数取值,但是依旧是可以用常规方法可以解决的。无非是新瓶子装旧酒。
立体几何我在考前也反复强调,今年一定会考动点问题,确实也是如此考察,我相信掌握了动点坐标的设点法,此题应该轻松过关。
第19题不作评论,其实与设想中的难度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第20题创新题型依旧是给力的,确实是可以很好的区分出来尖子生,依然是北京高考的风格,这个题需要有十分的数学基础。但是我认为第一二问,中等偏上孩子应该可以拿下。
纵观整张数学考卷,依然不失一套非常高质量的考题,但是题的难度并没有想象中的大,都说今年的高考数学比去年难。但是我个人做完之后并无感觉有特别大的难度差距。
所谓一年难一年容易,其实也正如我在讲座中所提到的,每年难度差距是有的,但不会太大,差距也仅仅是体现在压轴填选以及第19、20题的创新难度外加一部分的计算量,这些改动的体现是对高分层有一个制约,对于120分左右的考生影响并不大。就这次考试难度而言,我认为是与西城一模相当的。今年的数学平均分最多比去年少个5分左右,一方面是题的难度并不明显的高于去年,并且北京市的考生的整体程度是在一年一年的攀升的。
题型的分布比而言,区分度是把握的非常好的,创新题难度的分值控制在了30分以内,着重体现了北京高考数学基础为王的一贯作风。
希望各位考生再接再砺,考出一个更好的成绩。
认识钟表课件6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课时集训试题4
有余数的除法课件6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时随堂测试28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时随堂测试25
除法课件4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时随堂测试29
有理数单元测试7
代数式测试1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时随堂测试26
2017-2018学年高二数学上册基础巩固检测题20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时随堂测试30
有理数单元测试5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时随堂测试3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课时集训试题9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时随堂测试32
2017-2018学年高二数学上册基础巩固检测题2
有余数的除法课件5
有理数单元测试6
长方形和正方形课件3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时随堂测试34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时随堂测试33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时随堂测试27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课时集训试题6
长方形和正方形课件5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时随堂测试35
有理数单元测试3
认识钟表课件5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