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2
收藏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84 (2)合比性质 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质 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一个数除以小数》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积的近似值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简易方程(第二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二)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合数与质数》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简易方程(第五课时)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循环小数练习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方程的意义》教案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约分的意义及方法》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统计与可能性(第三课时)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二)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观察物体(第二课时)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简易方程(第四课时)
人教版数学《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通分的意义及方法》教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一)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案(一)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