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1
收藏
高考数学选择题在当今高考试卷中,不但题目数量多,而且占分比例高,有12个小题,每题5分,共60分。这种题具有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小巧灵活,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深度的特点,学生能否准确、快速、简捷地做好选择题是高考数学能否取得高分的关键。
高考数学选择题的求解,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二是将题干和选项联合考虑或以选项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但由于选择题属于小题,解题原则是“小题小做”,解题的基本策略是:要充分利用题设和选项两方面所提供的信息来判断。一般来说能定性判断的,就不再使用定量计算;能用特殊值判定的,就不用常规解法;能使用间接解法的,就不用直接解法;能够明显可以否定的选项,就及早排除,缩小选择范围;能有多种解题思路的,宜选择最简捷的解法等。下面将对主要的选择题解题策略和技巧进行讨论和分析。
一、直接法策略
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再对照选项做出判断。
例1(2000年高考题)等差数列 的前m项和为30,前2m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项和为()
A.130 B. 170 C. 210 D.260
解:设 的前m项和为,前2m项和为,前3m项和为,则 , ,
成等差数列。
= +( )+( )
=3×( - )
=3×(100-30)
=210 选择C.
二、间接法策略
不通过题设条件进行推理计算,而是利用旁敲侧击的方法来求出正确结论。
例1:(2006年高考题)函数 的反函数为( )
A. B.
C. D.
解:因为点(1,1)在函数y=lnx+1上,所以点(1,1)关于y=x对称的点(1,1)也在其反函数上,满足此要求的函数是 ,选择 B.
三、排除法策略
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观察分析或推理运算各选项提供的信息,将错误的选项逐一排除,而获得正确的结论。
例1:(2005年高考题)不共面的四个定点到平面 的距离都相等,这样的平面 共有( )
A.3个 B.4个 C. 6个 D. 7个
解:第一种情况:当一个点在平面 的一侧,其余3个点在平面 的别一侧时,共有4个,排除A,B。
第二种情况:当两个点在平面 的一侧,其余两个点在 的另一侧时共有3个,总共有7个,排除C,选择D。
人教版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PPT课件4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植树问题》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搭一搭》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统计和可能性》
第五册《正方形的周长》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五册《有多重》
小学数学第五册《两步应用题》3
宁波惠贞书院人教版数学三上《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PPT课件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衣服》
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掷一掷》
小学数学第五册《两步应用题》2
小学数学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2
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人教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1
人教版三上《时间计算》(综合练习题)PPT课件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减法验算》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计算图形周长》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2
人教版三上《除法的竖式》PPT课件2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图形的拼组》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角的认识》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三上第五单元《时分秒》PPT课件
人教版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PPT课件1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正方形的周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