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1
收藏
重新看一遍考纲
1.重新看一遍考纲。考纲里规定的“掌握”和“了解”的知识点要清楚,后面的33道题型实例要都会做。特别是要求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因为这些都是出题的重点。不考的知识点也要清楚。例如函数的奇偶性、立体几何的三垂线定理,由“了解”变成“掌握”,要求提高了,肯定要在这点出题。
2.重新巩固基础知识。高考是以主干知识为基准,以基础知识为考试主体。所以考生不要忙着做后面的大题、难题,还是要重视小题,看看过去的试题,把漏洞补上。
3.专题复习紧扣大纲变化。重点进行一些今年要考的知识点的专题复习。比如应用题,去年的应用题大部分是和导数、概率结合,今年在复习的时候要考虑到应用题贴近生活,是否会跟函数不等式数列结合,所以可以做应用题专题复习。立体几何、函数、导数、概率这些意料之中的知识都要考,所以要着重进行专题复习。
4.回头看错题。过去复习错过的地方,往往是考生掌握薄弱的地方。
5.解决未解决的问题。自己有问题一定要找老师帮助解决,还有要认真听课,听老师最后嘱咐的东西非常有必要。
6.调整作息时间。让自己在9点和下午3点考试的时候兴奋起来,达到兴奋高潮,考试才能发挥好。
7.有信心。考试前不要患得患失,坚信自己能考好,不压题、猜题,用一个平和的心理素质来参加高考。
应试技巧
不为小题纠缠不休
1.改变应试习惯。打乱过去从头到尾做题的旧模式,先抢占有利地势,不管大题小题先抢会做的题,再抢有门的题,再拼有困难的题,最后再抠实在不会的题。这样可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拿分。
2.抓紧时间。发卷做题之前从头到尾扫一遍题目,确定自己的作战方针,做好战前准备。
3.不为小题纠缠不休。选择题控制在一两分钟左右,节省时间。
4.不要怀疑题目。答题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要怀疑题目是否出错,而要怀疑自己的思路是否有错误。坚持“5、2、2原则”,把眼睛多盯在选择题的前5个,填空题的前2个到3个,解答题前2个。这些题都是送分的题,不会很难,所以要好好看题。今年的考纲中规定以中等难度的题为主,没有偏、难、怪考题。
5.留出检查时间。实在不会做的题适当的舍弃也是为了要保证前面的题拿到分数,比如最后两道答题就属于拔高的题,考生要有自知之明,不如放弃而确保前面题目的分数。要有遇到困难能够调整自己的能力。
6.计算要心笔结合。因为考试不给草稿纸,所以很多考生心算,这样就容易出差错,要心算笔算相结合。而且今年考纲上要求计算能力比较高,所以肯定要出一些计算题进行考查。考生要特别仔细认真。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以孩子的视角捕捉信息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快乐的大森林》教学设计
高考数学考场答题技巧慢审题快做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人教版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教研小论文 关于低年级数学学业质量的一点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数学中的概念教学之思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期末复习计划及试题试卷
人教版数学《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平均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6初一数学期中试卷带答案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设计
审定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数学《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苏教版2010
新人教版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师优秀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与实践活动
人教版数学《连加》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 重视数学阅读 提升数学素养
初一数学试卷分析(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填未知加数》教学设计
《十几减8、7》教学设计
教师论文交流 导出精彩——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性研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