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1
收藏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中比较容易的一部分,高考中所占分值在20分以上,拿分应该不成问题。从目前复习情况来看,一部分考生学不好的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基础知识不牢固;二是没有建立立体感和空间概念;三是表述不规范。
-勤看课本多积累
重视课本作用。立体几何课本中的例题、习题除了具有紧扣教材、难度适中、方法典型等特点外,还有不少定理是以例题或习题形式出现的,所以要使用好课本,熟悉课本。归纳常用方法,如证明若干点共线的基本方法是证明这些点是某两个面的公共点,又如求异面直线所成角,总是先平移成交角,而平移往往用三角形中位线或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再如找二面角的平面角时,常用三垂线定理或其逆定理。
要用图形、文字、符号三种形式表达概念、定理、公式,要及时不断地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这是因为《立体几何》的内容前后联系紧密,前面内容是后面内容的根据,后面内容既巩固了前面的内容,又发展和推广了前面内容。要学会用图(画图、分解图、变换图)帮助解决问题;要掌握求各种角、距离的基本方法和推理证明的基本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
多积累。注意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如:空间的垂直未必相交;正三棱锥不仅要底面是正三角形,还要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三角形的中心;三棱锥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三角形的外心、内心、垂心的条件各是什么等问题。记住一些特殊图形的线面关系和有关量。如:正方体中对角线与侧面对角线异面时,它们互相垂直;正四面体相对棱相互垂直;直角四面体的三个侧面面积的平方和等于底面面积的平方等等;若能记住它,将提高解题速度,并且使考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快捷。
-提高空间想像力
从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一次飞跃,要有一个过程。有的同学自制一些空间几何模型并反复观察,这有益于建立空间观念,是个好办法。有的同学有空就对一些立体图形进行观察、揣摩,并且判断其中的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探索各种角、各种垂线作法,这对于建立空间观念也是好方法。
建立空间观念要做到:
重视看图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个几何体,可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可以是俯视、仰视、侧视、斜视,体会不同的感觉,以开拓空间视野,培养空间感。
加强画图能力的培养:掌握基本图形的画法;如异面直线的几种画法、二面角的几种画法等等;对线面的位置关系,所成的角,所有的定理、公理都要画出其图形,而且要画出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除此之外,还要体会到用语言叙述的图形,画哪一个面在水平面上,产生的视觉完全不同,往往从一个方向上看不清的图形,从另方向上可能一目了然。
加强认图能力的培养:对立体几何题,既要由复杂的几何图形体看出基本图形,如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又要从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想到复杂的几何图形,既要看到所画出的图形,又要想到未画出的部分。能实现这一些,可使有些问题一眼看穿。
此外,多用图表示概念和定理,多在头脑中“证明”定理和构造定理的“图”,对于建立空间观念也是很有帮助的。
-表述书写规范化
高考中还十分重视解题过程表述的正确与严谨。同学们对“作”、“证”、“算”三个环节往往头轻脚重,对图形构成交代不清楚,造成逻辑上错误,对需要严格论证的往往没有表达出来,只算结果。这些在复习中都应该引起注意。在传统的逻辑推理方法中的基本步骤是:“一作(作辅助线),二证明(如证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三求(求解角或距离等)”;在用向量代数法时,必须按照“一建系(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二求点的坐标,三求向量的坐标,四运用向量公式求解”;如在证明线面垂直时,证明线线垂直时,容易只证明与平面内一条直线垂直就下结论,这里应强调证明两条相交直线,缺一不可;用空间向量解决问题时,需要建立坐标系,一定要说清楚;用三垂线定理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时,一定得点明斜线在平面上射影;要书写规范,如用平行四边形ABCD表示平面时,可以写成平面AC,但不可以把平面两字省略掉;要写出解题根据,不论对于计算题还是证明题都应该如此,不能想当然或全凭直观;对于文字证明题,要写已知和求证,要画图;用定理时,必须把题目满足定理的条件逐一交代清楚,自己心中有数而不把它写出来是不行的。
-培养两种意识
特殊化意识。许多线面关系的问题要特别注意它们的特殊位置关系,在一些计算问题中,一般位置(图形)和特殊位置(图形)的答案是不变的,从特殊中寻找快捷的解题思路。要培养这种意识,以提高解题速度。有时,由特殊图形的关系可引出一般在关系。
运动的观点。平移不改变角的大小,在立体几何中,所有角的求解都可做平行线(平移)来解决,这样可将不相交的线的夹角转化为相交线的夹角;直线不能移动,但其方向向量可以按需要任意平移。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类练习之填空题练习1
2016年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西师版)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类练习之填空题练习2
小学六年级下册填空题专项能力训练习题3
2016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期末知识点
2016五年级下数学多边形的面积练习题
2016年高考数学要怎样才能避免审题失误
小学六年级下册填空题专项能力训练习题4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和9的加减法》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除法》教案
2016年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方程思想
小学六年级下册填空题专项能力训练习题5
2016五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归纳之小数
西师大版下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1》教案
2016五年级下数学统计与可能性同步练习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之平均分》教案
西师大版下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2》教案
2016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2016年人教版)
2016年高考数学应试技巧和策略
北大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之文具》教案
2016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评估检测卷B(新苏教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综合训练试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5、4、3、2加几》教案
2016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同步测试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人教版)
2016四年级数学基本数学公式期末必会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下册填空题专项能力训练习题2
2016年一年级数学下期期末考试题
2016苏教四年级下数学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同步练习答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