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1
收藏
这三种题型数学必考
骆老师称,“五一”结束,高三毕业生的数学复习进入了第二、三轮的回归整理阶段。所谓回归整理,即是对“专题+综合”的解析、训练,“专题”指重点题型。在这些重点题型里,有50分以上的分值都分布在以下几个内容里,且这些内容应该是不论高、中、低端考生都不能也不容易做错的。其主要内容有: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立体几何。
(1)关于“平面向量”
向量的内容多而杂,但可归为6个方面12个知识点。即:向量的计算——加、减、乘(数乘、点乘);向量的应用——向量的特征(模、辐角)、平行、三垂直。每个方面都有向量行式和坐标行式两种,因此共有12个知识点。平面向量本是高等数学的一个基础内容,就去年我市自主出题的难度来看,难度并不大,因此骆老师提醒毕业生们:做此类题时,一定要把向量语言翻译成普通语言去解决。之前讲的6个方面、12个知识点,即是一种最根本的翻译方法。
(2)关于“立体几何”
在考试时遇到立体几何,考生们一定要马上想到“三垂线定理”。三垂线正逆定理实际上是共面异面垂直的互相转化,骆老师分析道:“三垂线定理的应用,最能体现立体几何的学科特点。”他对此类题的归纳是:“大半证明,小半算,证明要用三垂线。”以往很多考生遇到立体几何题就开始埋头苦算,即使算对,得分也并不高。骆老师解释道:“数学打分是按步骤来的。很多考生忽视证明,违背了出题者的意图。此类题得分的关键是证明和推导,跳跃了证明的步骤,当然会被扣分。”
(3)关于“三角函数”
谈到三角函数,骆老师给考生们归纳了一道必考题。
例题:已知函数
①当a=1时,求f(x)的单调递减区间。
②当a<0时,f(x)在[0,π]上的值域是[2,3],求a、b的值。
三角函数出现2次方,难度系数加大了。想化难为简,考生们则要选择“降幂升角”公式:
把该方程式化为一次式方程。然后再用
划为同角同幂去研究,最后再画图示意,问题迎刃而解。
最后冲刺不要多做题
最后一个月的复习,是研究细致、夯实基础的精细型复习。骆老师建议大家,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试卷外,别再做更多更难更怪的题了。“每周做3套回归型训练加2套综合模拟高考训练完全够了,一定要给自己减压!”他认为,现在做回归型即基础为主的训练题,主要是让大家找到自信,因为这些题以测试基础的解题思路、技巧为主,做完下来考生心理容易放松。而兼顾做2套综合性训练,对大家适应高考,也为高分学生拉开差距是有帮助的。“这段时间主要是训练大家的得分能力,基础的分都抓不到,难题拉分再多也没用。”骆老师最后提醒考生们最后一段时间想要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大家要放轻松,有多大的能力,就办多大的事情。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应用专项能力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二)》教案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除法考点精析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相遇问题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
2016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之整十数加减
小升初数学填空综合能力提升训练题一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教案
2016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重点之长度单位
2015-2016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判断专项能力训练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练习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一)》教案
人教版一年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拼一拼》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青蛙吃虫子》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列方程解专项应用题练习
2016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期末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不同标准》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综合练习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一)》教案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之有余数的除法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内角和》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反比例》练习题
人教版一年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看谁拼得多》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