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1
收藏
数学:难度不太大 会有新题型
专家支招:切忌平时训练用计算器
在个别方面稍作调整,灵活性加强。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仍然是: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类型;试题易中难比例约为6∶2∶2.今年的试卷虽然难度上不会有太大变化,但会创设新的试题情境和新的试题类型,如:设计探究性问题、开放性问题、运动变化问题、动手操作问题,阅读理解问题等。
准备复习前,考生最好先做一套2中考题,因为今年是课改第三年考纲与前两年相比变化不大,需要了解、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知识点基本不变,考生可初步了解中考的基本内容,还可以清楚自己在哪些部分知识有所欠缺,在第一轮复习时,加强这些内容的训练。
首先要将初中数学知识体系进行分类复习(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把学到的知识梳理清晰,系统分类,并熟练掌握,做一些典型例题,精选习题,考生一定要随同老师扎扎实实搞好第一轮复习,争取不遗漏一个知识点,不放过一个疑惑的问题。
复习攻略
●分专题训练形成能力 专题复习就是要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对每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关键是找到问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找到这些知识点间的联系,找到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形成能力。
●多做精选模拟试题 做几套精选的中考模拟题,这样能够使得整个知识体系得到优化与完善、基础与能力得到升华,速度得到提高,对知识的把握更为灵活。
通过模拟套题训练,掌握好答题方法和答题时间,考试中应统筹安排时间,先易后难,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时间。
●平时训练别用计算器 解题时审题要慢,题意分析清楚,再动手快做。提高速度也是复习要强化的训练,中考的竞争是知识与能力的竞争,也是速度的较量。会的一定答对、答全,切忌平时训练使用计算器。还有,要重视课本中的典型例题与习题,不少试题源于课本。大题重要步骤不能丢步、跳步,丢步骤等于丢分。
1.3.7 5以内的减法
比大小|人教课标版
1.6.14 生活中的数
1.1.1 数一数|人教课标版
1.3.4 5以内数的组成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
1.6.3 用数学
1.6.6 8、9的加减法
1.1.1 数一数
1.4.1 认识立体图形
1.6.1 6和7的认识
1.3.1 1~5的认识|人教课标版
“排一排”的教学设计
1.8.3 认识钟表|人教课标
1.2.3 长短 高矮
1.3.6 5以内的加法
1.2.3 比长短 高矮|人教课标版
1.3.4 5以内数的组成|人教课标版
2.5.2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的教学案例与评析|人教课标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2.1 比多少
2.8.1 《找规律》(图形)|人教课标版
1.3.8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人教课标版
1.6.9 10的加减法|人教新课标
1.6.16 数学乐园
1.2.2 比长短
1.6.10 填未知加数|人教课标
1.4.1 认识立体图形|人教课标版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
六年制数学第一册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