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9
收藏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比赛成绩速度水果价格图形放大缩小等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比的意义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但在实际中,学生记住比概念容易,但要真正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于是,教材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
《教师教学用书》上建议这部分内容用3课时教学,说明编者也希望教学时能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探索、体验、交流,在对生活中的比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再引出比的概念。
备课时,面对着连续呈现的四个情境,如果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则前面的课时因为没有具体的知识点会显得比较单薄,这样的课很难了解到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而且一节课设置了太多的情境,必然会使教学环节显得零碎,学生的思维无法深刻。另外,第四个情境图形放大缩小其实是要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虽然教材中并没有揭示这个概念,也没有出现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的字眼,但我想还是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个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决定把第四个情境中放到下一节课,选择前三个情境然后引入比的概念。
2009年中考浙江宁波市中考真题数学
2007年湖北荆州中考真题数学卷及答案
2009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真题数学及答案
2009年中考浙江台州市中考真题数学
2009年河北省中考真题数学卷及答案
2008年甘肃平凉中考真题数学卷及答案
2009年江苏省统考科目数学中考真题及答案
2007年浙江温州中考真题数学卷
2007广东广州市中考真题数学卷
2009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真题数学及答案
2009年中考四川宜宾市中考真题数学
2009年中考山东威海市中考真题数学
2009年中考浙江义乌市中考真题数学
200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真题数学及答案
2009年中考山东日照市中考真题数学
2008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真题数学卷
方程与方程组基础中考真题汇编
2009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真题数学
2009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真题化学及答案
2009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真题数学及答案
2009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真题数学卷及答案
2009年中考四川南充市中考真题数学
2009年甘肃兰州市省中考真题数学卷及答案
2007江苏南京市中考真题数学卷
200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真题数学卷及答案
2008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真题数学卷
2007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真题数学卷
2009年中考福建福州市中考真题数学
2007年福建莆田市中考真题数学卷
2009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真题数学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