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9
收藏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分析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
教学重,难点: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突出一次计算,会解答分数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出下面各题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各题
2=3===36=
2、说出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着单位1。然后再给每题补充一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使它成为一道一步计算的分式乘法应用题。
母牛的头数是公牛的,公牛头数的和母牛相等。
母牛的头数相当于公牛头数的,公牛的头书相当于母牛头数的。
小组完成,集体订正。
(二)、教学实施
1.板书:公牛有30头,母牛的头数相当于公牛的,小牛的头数相当于木牛的,小牛有多少头?(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2.指导学生画线段图: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要求小牛的头数,就要知道哪个量?(母牛的量)母牛的头数又和哪个数量有关?(公牛的头数)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哪个数量?(公牛的头数)崽化一条线段,表示哪个数量?(母牛的头数)画多长?根据什么?表示小牛的头数的线段应该怎样画?板书:
公牛:|||||||||||
30头
母牛:||
小牛:
?头
3.分析数量关系:
求小牛有多少头,必须先求什么?(母牛的头数)求母牛的头数应该怎样做?解答这道题需要几步?
4.列式解答:根据以上分析,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怎样列综合算式解答?板书:
30=
根据综合算式让学生说说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每一步分别是把哪个数量看着单位1。同时强调:分数连乘不必像整数,小数连乘那样,逐次计算,可以一次计算,遇到整数和分数相乘,要用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不能约分的直接与分数的分之相乘。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18页第4、5、9、10题,学生要说明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每一步是把哪个数量看着单位1。
(四)课堂小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与解答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相同点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不同点是分数连乘应用题要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解题关键是要找准每一步的单位1。
教学反思:
用列举法求概率课后练习1
九年级数学下册质量监测卷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后练习1
方程检测试题2
方程检测试题4
九年级数学下册质量检测试题2
二次根式的加减课后练习2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检测试题
公式法课后练习
概率初步单元测试卷
中心对称图形课后练习
九年级数学下册质量检测试题1
方程检测试题3
二次根式测试题2
概率课后练习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后练习2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课后练习
一元二次方程测试题2
用列举法求概率课后练习2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课后练习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课后练习
圆周角课后练习
二次根式单元综合测评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课后练习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测试题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课后练习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课时练习1
弧长与扇形面积课后练习
概率初步课后练习4
正多边形和圆课后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