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9
收藏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2、通过对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根据操作理解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手帕,面积是1平方米的硬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利用迁移,探究知识
先测量,再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1)(2)(3)(4)
学生做完后进行交流。
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导、点拨。
如果有的学生选了(2)、(3),教师借此机会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首先学生说明自己的算法,再让学生讲明这样做的道理。教师引导:用课件演示长方形的长变短与宽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也可以这样想,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其计算方法是相同的。
如果学生没有选(2)、(3),教师直接引入:图(2)、(3)正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呢?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说明想法,教师再引导。
练习:课本第125页第7题。2厘米9分米
(计算正方形的面积)2厘米9分米
2、学生讨论正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教师板书公式,并说明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3、学生把课本例题填完整。
二、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动手测量正方形手帕的边长再计算它的面积。(遇到有小数的情况,计算结果可以用整分米来表示。)
2、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什么地方还用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练习二十八的第8题。学生独立思考后,提问: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是什么意思?(要配的玻璃面积与桌面的面积一样大,也是边长8分米。)
2、练习二十八的第6题。口算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1314、844、
63030是怎样口算的。
3、练习二十八的第9题。让学生拿一个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纸板,实际做一做。
4、练习二十八的第10题。学生先独立做,然后说明为什么这样列式。
5、练习二十八的第1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5分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小数除法
小学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说课稿
小学数学说课稿——现场版
数学六年级说课稿上册《倒数的认识》
长方体的认识 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数学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
数学说课稿:小数点位置的移动
小学数学说课稿: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说课稿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小学数学说课稿:圆的周长(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长方体的认识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比的应用》
小学生数学:《统 计》说课稿
小学数学说课稿《十进制计数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说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 倒数的认识
小学数学《通分》说课(浙教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设计(2)
说课稿 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的整理复习
《池塘里有多少条鱼?》说课范例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圆的认识》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 折扣
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稿
小学生数学:《认识图形》说课稿
数学优秀说课稿《小数除法》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
小学数学《三角形》 说课稿(人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