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9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复习题: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35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2、让学生观察题目,看看题目中所给的三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么。
3、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体内水分的重量
4、指名口头列式计算。
二、新授
1、教学例1的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体内水分的重量
(3)这道题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不同点是已知条件和问题变了)
(4)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将未知的单位1设为,列方程来解决问题)
(5)启发学生应用算术解来解答应用题。(根据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体内水分的重量,反过来,体内水分的重量=小明的体重)
2、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启发学生找到分率句,确定单位1。
(2)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解法进行计算,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出示线段图)
爸爸:
小明:
爸爸的体重=小明的体重
①方程解:解:设爸爸的体重是千克。②算术解:35=75(千克)
=35
=35
=75
3、巩固练习:P38做一做(学生先独立审题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题意、评讲)
三、练习
1、练习十第1-3题。(先分析数量关系式,然后确定单位1,最后再进行解答。第二题注意引导学生发现250ml的鲜牛奶是多余条件)
2、练习十第6题(引导学生先求出单位1--爸爸妈妈两人的工资和1500+1000,再根据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应用题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我们知道了,如果分率句中的单位1是未知的话,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进行解答。
教学追记:
本堂课我设计了题目--线段图--等量关系式--解决问题这样四个环节来教学例题的第(1)个问题,本是很清晰的一个教学思路,意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教给他们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但由于教学时,我对线段图环节的教学引导不足,没有充分发挥线段图的作用,有些流于形式,因此学生在等量关系的推导上就未能如教师预计般顺利。下次如果再有类似的教学,我将注重思索如何将题目、线段图和等量关系式三者更有机地结合起来。
“比多少”教学设计
数的组成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设计及设计理念
“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设计
动手摆一摆
正方形的面积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有趣的七巧板》教学流程图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
什么是面积
数字的用处
小数速算系列课程
周长的认识
数数(一)
二进制小数
图形王国之旅——《四边形分类》
小数的认识
小学六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案
可能性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乘法
“比较两位数的大小”教学设
天平游戏
轴对称图形教案
圆柱的表面积学习预案1
第九册教学计划
谁爬得快
行程中的数量关系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