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9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428+639―175(2)1.8+1.54―30.4
(3)3.2[(1.6+0.7)2.5](4)[7+(5.78-3.12)](41.2―39)
二、新授
1、教学例4
(1)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两种思路: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每朵花用m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3)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让他们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巩固练习:P34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然后全班校对。引导学生比较计算分数连除或连乘除的两种算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统一约分后再计算比分步计算简便。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三、练习
1、练习九第1题:前三题提倡学生选择统一成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2、练习九第2-4题
(1)第2题:可以先求每层有多高,再求楼的楼板到地面的高度,但要注意引导学生意识到6楼楼板到地面的高度实际上只有5层楼的高度。
(2)第3题可引导学生形成两种思路:A、先求每小时录入了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再求8小时可录入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B、先求8小时是3小时的几倍,再求8小时录入几分之几。
(3)第4题同样有两种方法:A、可以先求一共能装多少袋,列式:240;B、可以先求装完的有多少千克,综合算式是240。
四、布置作业
练习九第5-9题。
教学追记:
本堂课虽是应用题形式的例题,但实为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课,因而在课初始,我便从复习整数及小数的运算顺序入手,重点让学生回忆、熟悉运算顺序,然后再以例题为载体,让学生发现分数的运算顺序同整数、小数的运算顺序相同,继而配合课后练习加强计算的训练。
2、解决问题
仙降镇中心小学六下《原式和方程》总复习ppt课件
人教课标六下《统计与概率》FLASH课件
人教课标版六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ppt课件1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圆锥的认识》PPT课件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六下《大家来制统计图》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六下《成正比例的量》PPT课件4
人教版数学六下《数与代数――比和比例》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六下《解比例》PPT课件3
人教版数学六下《成正比例的量》PPT课件7
人教版数学六下《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PPT课件
株洲市银海学校《面积的认识》(比赛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六下《正比例的意义》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六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六下《解比例》PPT课件1
人教版数学六下《成正比例的量》PPT课件6
人教版数学六下《成正比例的量》PPT课件8
人教课标版六下《数的认识总复习》ppt课件1
人教课标版六下《比例的应用》ppt课件1
人教课标六下《比、除法、分数》总复习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六下《找规律》ppt课件
仙降中心小学六下《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ppt课件
人教课标六下《数与代数――代数与方程》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六下《负数》PPT课件1
新课标人教版六下《圆柱的体积》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六下《有趣的平衡》ppt课件
广元师范附小人教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六下《正反比例的比较》ppt课件1
人教课标版六下《正反比例的比较》ppt课件3
人教课标版六下《正负数》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