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6
收藏
学材分析
教材通过介绍某实验田普通水稻与杂交水稻的产量,引出增产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通过提出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
重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课时(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难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课时(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关键:对问题的理解。
学情分析
对于这一类题目,学生在上一学期已有接触,所以可以让学生自学。重点可以让学生第二种方法上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导学策略
尝试法
教学准备
幻灯片、小黑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1.口答。
①4是5的百分之几?
②5是4的百分之几?
2.基础训练。
指出下列各题中,哪一个是单位1的量,谁与单位1的量相比?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2)实际产量是计划的百分之几?
(3)某实验田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是每公顷5.6吨,采用杂交技术后,水稻的平均产量为每公顷7吨,杂交水稻每公顷的产量是普通水稻的百分之几?普通水稻每公顷的产量是杂交水稻的百分之几?
3.引入新课。
投影演示:将基础训练第(3)题的两个问题改为: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百分之几?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减少百分之几?同学们是否会做?引出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二)教学新课
1.问题: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百分之几?
(1)让学生读题后
(2)指导学生边审题边画出线段图
师生共同分析:问题是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多少吨怎么求呢?板书:增产的数量普通水稻的产量
(7-5.6)5.6=1.45.6=0.25=25%
或75.6=1.25=125%125%-100%
2.问题
②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多少吨怎么求呢?
提问:谁是单位1的量?谁与单位l的量相比?怎样计算?
板书:少的数量普通水稻
3.提问:这道例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师生共同讨论。
让学生说说算理。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各题,每小题均回答三个问题:
a.谁是单位1的量?
b.谁与单位1的量相比?
(1)男工人数比女工多百分之几?
(2)今年每公亩的产量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3)汽车速度比火车速度慢百分之几?
(4)红花朵数比黄花朵数少百分之几?
2.4比5少百分之几?5比4多百分之几?
3.五(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求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百分之几?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百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注意单位1)
4.列式计算课本第24页练一练。
(四)教学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又学了百分数应用题,它的结构特征如何?如何求相差数的百分率?
口答
学生边审题边画出线段图
学生说说算理。
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学生基本能掌握这一类应用题,对于一些联系实际的变式应用题,学生还有一定的难度。应加强练习。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第七、八单元评价
比的意义 教学设计(一)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潮汐问题
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一课时)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2)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教学设计
《认识比》教案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反思
百分数意义:整理与练习(2) 教学设计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整数值)随机数(random numbrrs)的产生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案例分析
《按比例分配》课后反思
百分数的认识 教案
《认识比》
第八单元2、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第六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2)
大树有多高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稿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设计
“条件概率”教学设计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3)
三角函数线
第四课时:百分数与分数互化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教学设计)
圆的标准方程(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