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2015-10-16 收藏

教学目标:

1、将对人民币的识别做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对全套人民币能清晰地识别。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2、归纳出1元=10角的十进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以及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9页。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

师:买东西要用什么付款啊?

师:世界上有很多种钱,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识别人民币。

1、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全套人民币。

师:瞧,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有这么多呢!有些是纸做的,叫纸币,(课件突出显示纸币)有的是金属做的,叫硬币。(课件突出显示硬币)

2、特征辨认。

师:这些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

师:那好,老师来考考你们(电脑出示一张1元的纸币)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重点认识1元的纸币,从图案、字样、颜色、数、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人民币上,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师:咱们继续来认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电脑依次显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让学生了解老版和新版人民币)

3、看教科书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

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的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4、元、角、分进率。

1、元、角进率

师:人民币就像一家人,它们有不同的面值。而且,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之间还有一些有趣的关系。

师:看,这是--(举起5角纸币)

师:你能拿出和我一样多的人民币吗?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和小组里的小伙伴们玩这个换钱游戏?

学生活动,反馈2题。(其中1题是用1元换10角的)

2、角、分进率

师:小精灵聪聪和明明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想请你们帮它们解决一个问题,快听听它们是怎么说的。

情景对话:出示课件并配音。

聪聪:明明,明明,你到哪去?

明明:我拿10个1分钱去买一块橡皮。

聪聪:你拿这么多1分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呀!

明明:那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

1角=10分

三、实践应用。

1、买东西。

师:同学们个个都很能干,知道了人民币的好多知识,下面我们开一个小小商店玩一玩好吗?

瞧,文具店里的东西真多呀!如果给你一元钱,你想买哪些东西呢?

老师来当售货员阿姨,请表现最好的小朋友来当顾客!

练习本5角/本铅笔2角/枝橡皮1角/个笔刨3角/个

师:一元钱可以买这么多东西,我们可不能小看了这1元钱,所以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不乱花钱)

2、数钱。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零花钱,可是贫困山区的小朋友却连上学都上不起,我们是不是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请小朋友们合作统计出你们组的钱款,捐献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

小组合作,统计钱款。

请一组汇报统计的方法。

3、邮票的价钱。

师:小朋友们真有爱心!老师有个建议,咱们把今天捐款的情况写一封信告诉山区的小朋友们,好吗?寄一封信需要8角钱的邮票,那8角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呢?

4、捐钱。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