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5
收藏
教学内容:教材第39-41页例1-例3,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正比例的意义间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说出下列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
(2)单价数量总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2、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量中,数量之间是有联系的,存在着相依关系,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今天,我们先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例1。让学生计算,在课本上填表。
让学生观察表里两种量变化的数据,思考。
(1)表里有哪两种数量,这两种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2)路程和时间相对应数值的比的比值各是多少?这两种量变化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提问:这里比值50是什么数量?(谁能说出它的数量关系式?)
想一想,这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2、教学例2
出示例2和想一想
要求学生按刚才学习例1的方法学习例2,然后把你学习中的发现综合起来告诉大家。
学生观察思考后,指名回答。然后再提问,这两种数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
比值1.6是什么数量,你能用数量关系式表示出来吗?
谁来说说这个式子表示的意思?
3、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像例1、例2里这样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样看课本第40页最后一节。
4、具体认识
(1)提问:例1里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例2里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为什么?
(2)做练习八第1题。
5、教学例3
出示例3,让学生思考/
提问:怎样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
请同学们看一看例3,书上怎样判断的,我们说得对不对。
强调:关键是列出关系式,看是不是比值一定。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说明理由。
2、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口答,并要求说明理由。
3、做练习八第2题(小黑板)
让学生把成正比例关系的先勾出来。
指名口答,选择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正比例关系的意义是什么?用怎样的式子表示Y和X这两种相关的量成正比例?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键看什么?
五、家庭作业。
高三数学知识点:保持稳定已成格局
高三数学知识点:几何
高三数学知识点:四大法宝为高分“护航”
高三数学知识点:答题技巧
高三数学知识点:把做过的题拿来分解
高三数学知识点:复习重点是清扫盲点
高三数学知识点:计算量大 比去年难
高三数学知识点:有变概率题出法有创新
高三数学知识点:复习的“二八四三”原则
高三数学知识点:审清题意从容解答
高三数学知识点:复习策略与重点
高三数学知识点:试题特点分析
高三数学知识点:思考与运算占用时间较多
高三数学知识点:整合知识 升华能力
高三数学知识点:整合其他科目知识
高三数学知识点:失分细节解析
高三数学知识点:命题预测报告
高三数学知识点:你留心过“解题反思”吗?
高三数学知识点:专业级差相应减小
高三数学知识点:对比总结找漏洞
高三数学知识点:回避热点得高分不易
高三数学知识点:首轮复习五项建议
高三数学知识点:90分提到135分方法
高三数学知识点:立体几何专题热点指导
高三数学知识点:求空间图形中的角
高三数学知识点:命题变化趋势及备考建议
高三数学知识点:试题整体分析
高三数学知识点:二轮复习策略与重点
高三数学知识点:重点是清扫盲点
高三数学知识点:如何巧用时间打基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