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1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比...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1

2015-10-15 收藏

教学内容:教材第116页比表示的具体含义、练一练,练习二十二第3~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加深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能用不同的表述方法说明比、分数和倍数关系的含义。

2、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应用不同的知识解答比和比例的应用题,培养学生灵活、合理地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让学生口算练习二十二第3题。

2、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复习了比和比例的知识,知道了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根据这样的联系,对于比和比例应用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比和比例应用题。通过复习,要学会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同一道应用题,提高灵活、合理地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复习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1、提问: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2、出示: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1:4。

提问:根据甲数与乙数的比是1:4,你能用分数、倍数关系表示甲数与乙数的关系吗?

指出:把1:4看做1份和4份的比,甲数就是乙数的1/4,乙数就是甲数的4倍。

3、做练习二十二第4题。

小黑板出示。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选择两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用不同方法解答应用题。

1、说明:对于一个比或一个分数、倍数,我们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用不同的知识来解答关于比和比例方面的应用题。

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读题,再说一说80克盐这个数量与比的哪一部分是对应的。

提问:盐和水的重量比1:15可以怎样理解?

提问:按照1:15这三种角度的理解,题里已知盐重80克,你能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请同学们做在练习本上,如果有困难,再看看书上是怎样想的。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三种解法。

提问:第一种解法为什么用8015可以求出加水的重量?这样做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第二种解法是按怎样的方法解答的?列比例的依据是什么?

提问:这三种不同的解法,都是根据哪个条件来找数量之间的关系的?

指出:这三种解法虽然不同,但都是根据盐和水的重量比1:15这个条件,从倍数、分数和比的意义这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找出盐和水的重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相应的三种解法,求出了问题的结果。

3、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读题。

请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甲队修的米数正好是乙队的4/5的含义,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注意学生中的不同解法。

4、做练习二十二第5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找一找三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谁来说一说,每题里元数与份数是怎样对应的?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要求学生每道题用两种方法列出算式,不要计算结果。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种解法是怎样想的。

追问:这里都是把哪个条件经过转化后找出不同解法的?

5、讨论练习二十二第6题。

请大家比较一下,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合唱组人数是舞蹈组的2倍可以怎样理解?两题里的人数对应的份数各是怎样的?

6、做练习二十二第7题。

让学生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问:第1题男衬衫和女衬衫件数的比是几比几?

第2题男衬衫和女衬衫件数的比是几比几?

这里两道题请同学们都用两种方法解答。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集体订正。

提问:用分数知识解答这两道题列出的方程为什么不一样?各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方程的?

用比的知识解答这两道题时列出的式子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

还有没有不同的解法?

指出:解答应用题要根据题意,弄清题里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

提问:比和比例应用题,或者倍数、分数应用题,用不同知识解答时,主要把哪个条件从不同角度理解的?

指出:由于表示两个数量关系的条件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所以,解题时就可以根据每次理解这个条件的知识,用相应的方法灵活、合理地解答。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二第6、8题。

家庭作业:练一练第3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