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5
收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3页的例2,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像上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即每个点都表示路程和时间的一组相对应的数值。
2、借助直观的图像,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初步体会正比例图像的实际应用,为今后学习函数及函数图像等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2
1、出示例1的表格和已标出纵轴、横轴以及相关信息的方格图。
2、师先示范描点(一两个),生按照要求描出表中的其他点。
3、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点的排布规律,用直线连接。
4、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点表示1小时行80千米,B点表示5小时行400千米,其他点呢?
(2)图中所描的点在一条直线上吗?
(3)根据图像判断,这辆汽车2.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行驶44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5、对刚才的第(3)个小问题进行指导。(师边演示边讲解)
(1)先在纵轴上找到表示2.5小时的点,并从这点起作纵轴的平行线,与已知图像相交与疑点。
(2)再从交点起作横轴的平行线,与纵轴相交得到一点。
(3)最后依据与纵轴的交点进行估计。
(4)行驶440千米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2)用描点法画出表中两种量的正比例图像。
(3)利用图像进行估计,体会正比例图像的意义和作用。
2、练习十三第4、5题
第4题的第(1)题,学生可以根据图像的特点来说明判断理由,也可以从图像上选取几个点,根据这些点所表示的路程与时间分别求出比值,再作判断。
第4题的第(2)题,要求学生根据图像进行估计,答案有些出入是允许的。
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通过组织交流帮他们进一步明确方法,加深认识。还可以让学生再提出一些类似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三、全课小结
四、作业
数学教育家说推理培养在早期数学教育中至关重要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纵横谈
数学课程发展的新思路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
惊喜之余的新探究
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走出教室拥抱自然
确立有效的教学目标
变教法为学法变被动为主动
小学低年级数学评价方式的探索
教育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
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几种方式
创设问题情境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让数学课堂充满文学色彩
小学数学优秀论文:浅谈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研究
教会小学生怎样听数学课
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发展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从点滴做起,努力贯彻课标精神
数学练习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浅谈低年级计算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例谈教学设计的开放性
培养学生初步空间观念
小议练习题教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