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5
收藏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发展。通过教学解决这类问题,既能使学生深化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这部分的内容在教师看来比较简单,有固定的思路。但是在学生正式做作业的时候,常常是错误百出,思来想去其中的缘由,可能是我在教学的时候过于强调机械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真正理解。因此,这学期我在教学时吸取了以往的一些经验教训,作了一些改变,紧扣住百分数的意义,借助线段图这一手段,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例1时,我首先出示了两个条件,要求学生各自画线段图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画好后,讨论:画几条线段表示这两上数量比较合适?表示哪个数量的线段应该画长一些?大约长多少?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了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4公顷,大约相当于计划造林16公顷的1/4,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体会两个已知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再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的含义时,我继续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借助了线段图,使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了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25%,4公顷相当于20公顷的20%。从以往简单机械地训练关系式中解放了出来,使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在引导学生理解第二种解法时,使学生明确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先要求出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再减去100%,得到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在这里我要求学生指着线段图说说算式中的100%表示图中哪个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这儿有些糊涂,没有明确一点,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要先求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要找准单位1。
由于借助了线段图,重点强调了百分数的意义,求多(少)百分之几,是将哪两个量进行比较,哪个数量是单位1,就是求哪个量是哪个量的百分之几,直观形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课后练习题:三年级上学期数学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书
小学六年级数学家庭作业总结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练习:小花的年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与概念整理
2016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课后检测题:10000以内数的认识
高一数学规范答题指导:填空题书写格式要求
苏教版2017小升初数学测试题
2016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精选小升初数学平均数问题知识点复习
2016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汇编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试卷(冀教版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去括号与去分母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数学体积单位换算公式速记
小升初数学时间知识点复习
2017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方向需知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日记大喜的日子
高一必修一数学第三单元函数的应用训练题2016年秋
2017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常用公式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东南西北课后检测题:第二学期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小数四则运算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平年与闰年》同步练习题:第一学期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公式:诱导公式
沪教版三年级上学期数学课后训练题:《年、月、日》
高一数学规范答题指导:解答题书写格式要求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