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5
收藏
教学内容:第十一册p5859,例2、例3,练习十三15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教材简析: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根据两个量的比推想出各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我校四(3)班有男生30人,女生18人。体育课上,沈老师要把24个实心球分给男、女同学分成两大组进行练习,可以怎样分呢?男同学组、女同学组各能分到几个?
同桌讨论,再回答。
(估计学生回答:1、平均分,就是男生12个,女生12个;2、这样不合理。3、应该按人数来分,男女生人数的比是30:18,化简后是5:3,按这个比例来分较合理。)
师小结:这样24个实心球按5:3来分,男女生各能分到几个?你能解决这样问题吗?
二、主动探究,归纳方法:
老师把刚才的问题板书成应用题出示,并引导学生一起研究解决刚才的问题:
四(3)班体育课,沈老师要把24个实心球分给男、女同学分成两组练习,男女生人数的比是5:3,男女生各分到实心球几个?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同学老师建议画个图帮助理解。解答后同桌说说是怎么想的?
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路及解答方法。生1:24(5+3)5=15(个)24-15=9(个);生2:先想男生是总人数的几分之几?5+3=8,男生是总人数的5/8。245/8=15(个)24-15=9(个)师补充:这样做,实际上是转化成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生3:24(5+3)=3(次)35=15(个)24-15=9(个);
方法引导:同学们想出了很多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方法都可以,具体解题时用什么方法,同学们可以灵活地选择。
小结:我们分东西,可以用平均分,也可以按一定的比例来分。像刚才一样,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出示课题: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初步运用
师:这样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出示:学校买科技书和故事书共540本,其中科技书和故事书数量的比是5:4,两种书各买几本?
(2)出出金点子:
师:像这样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我们一起来帮助出出点子,好吗?
出示:水果店的李经理准备用3600元买进一些水果,可以买哪些水果,按怎样的比例分配,每种水果各用几元?你帮助出出主意好吗?
学生先自己做,再交流。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并说说我们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
五、课堂练习:练习十三14
归纳推理课件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1
五年级数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检测卷
推理案例赏析课件
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检测卷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4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2
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课件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1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教案
小数加减法教案
数系的扩充课件
比多少教案1
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检测题2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教案
比多少教案2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课件2
连加教案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教案
数豆子教案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课件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5
复数的四则运算课件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卷3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3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课件1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