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4
收藏
第二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37页
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5、进一步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7、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体积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的观念。
8、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9、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10、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体积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的观念。
教学时间:约14课时
韩信骑马走在路上
数学的三大核心领域——分析学范畴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第1课时)
增加趣味性
“三招”搞定方差的大小比较
数字灯谜
《平方根》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
数学传统最悠久的国家
数的诞生
不满足问题要求
去马如飞酒力微
数学的三个发展时期——现代数学时期
数学的三个发展时期——变量数学时期
不同数字的分数
引参消元法
中国数学大事记
数学教育开始最早的国家
数学的三次危机——第二次数学危机
数学的三大核心领域——代数学范畴
追寻数学大国的历史脉络
数学的三次危机——第三次数学危机
数学的三个发展时期——初等数学时期
学会一口诀 轻松学加法
《5.1.2 垂线》教学设计
乘船到对岸去
世界数学大事记
一种新花样躲2倍
中国画也画得好
数学史最长的国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