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4
收藏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由平面计算扩展到立体计算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学生对旧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空间思维还没有真正形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本节课教学本着让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贯穿于课的始终的原则,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研究、讨论、操作,从而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一、创设情境,以争激思
新课伊始,创设让学生猜一猜做一个长方体纸盒和正方体纸盒,哪个用的纸板较多这一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比较出来呢?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认识到必须分别计算出六个面的总面积,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指出: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表面积,这样设计能刺激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唤醒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产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在自主的观察与思考中理解了表面积的意义,为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践操作,以动 激思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我们要多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加工,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因此,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时,先让学生动手操作,以长方体的特征为依据,从给出的12个面中选取相应的面拼成长方体,学生在动手拼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深刻地认识了长方体的特征,抓住了推导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关键,然后再让学生测出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索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巧编习题,以练促思。
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不单独安排时间推导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而是设计了一道综合练习,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在算式说意义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发现了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在师生共同参与和评价中,达到优化思维,推陈出新的效果,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本节课教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优生在课堂上仍是主角,学困生由于动手能力差,思维跟不上,大部分时间只能充当观众与听众,从课堂练习可以看出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课堂如果让他们充分动手操作与表达,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不知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
二年级2016年寒假数学日记400字精选
2014年二年级寒假数学作业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小学2016年二年级寒假数学日记400字
2016年小学二年级寒假数学作业目录
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小学二年级数学2016寒假作业精选
2016年鲁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精选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6年寒假作业答案之八年级数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大全
小学二年级寒假数学日记2016年精选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6寒假乐园八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
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数学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布置安排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后进生转化工作总结
小学二年级创新数学寒假作业
2014年二年级数学寒假创新作业设计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2013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测试题
2014年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指南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