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整理与练习(1)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整理与练习(1)

2015-10-13 收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3页整理与练习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

2、通过练习巩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

一、口答:

1、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2、什么叫表面积?

3、什么是体积?

4、什么是容积?

5、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哪些?

6、怎样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

7、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异同点?

通过回答上述问题,回顾本单元的有关概念。

二、基础练习:

1、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相对的棱长度( ),相对的面( )。

(2)正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它的棱( ),每个面( )。

(3)长方体或正方体( )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4)物体所占( )叫做物体的体积。

(5)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 )叫做容器的容积。

2、判断

(1)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

(2)8.05立方米=8立方米5立方分米 ( )

(3)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进一步巩固上面复习的内容。

3、单位的换算:

3.6平方米=( )平方分米

3.6立方米=( )立方分米

35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8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50立方分米=( )立方米

4.3升=( )毫升=( )立方厘米

5200毫升=( )升=( )立方分米

先填空,然后指名回答;

说出填空的根据。

4、完成第1题。

(1)估计体积时可以在观察的基础上判断,也可以综合图形中的数据大小判断。

指名学生口答校对。说说是怎样想的。

(2)求表面积和体积。

一人板演,其余自练。列出综合算式。集体评讲。

5、做第2题。

指出:先向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再将土豆放入水中,量杯中水面上升前后刻度所显示的体积相差200毫升。

6、做第3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换算的依据。

三、能力提升 在○里填上、或=

24立方厘米○2.4立方分米 3.9平方分米○390平方厘米

7040毫升○7.04升 3.02立方分米○3020毫升

6.3升○6030毫升 5.7立方分米○5700立方米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换算的依据。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五、作业

课前思考1:

接近期中练习阶段,正好第二单元进行整理复习,将长正方体的内容分两课时进行整理,第一课时以零碎的知识点为主,第二课时巩固运用各知识点来解决实际问题。

昨天孙老师设计了不少补充练习题,今天正好作为巩固练习题。

课前思考2:

本节单元复习课,我想这样进行教学:第一板块是让学生回忆和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让学生主动梳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网络。第二板块是组织学生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练习及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练习。除了完成教材提供的第1-4题外,再补充一些练习。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10厘米=( )米( )分米 2.5米=( )米( )厘米

72分米=( )米 1600厘米=( )分米=( )米

350平方分米=( )平方米 6.02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6.02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2平方分米6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3.5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58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5.002升=( )毫升=( )立方厘米

79立方分米=( )立方米=( )升

5立方米30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2吨=( )千克 3500千克=( )吨

5.006吨=( )吨( )千克=( )千克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体积单位或容积单位。

(1)一瓶墨水60( )。 (2)一台洗衣机最多盛水94( )。

(3)一塑料瓶食用油是2.5( )。 (4)电热水器水箱的容积是80( )。

(5)一个沙坑可填充沙子5( )。 (6)摩托车油箱的容积是3.8( )。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用60根同样的方木,堆成一个长2米、宽1.5米,高1.2米的长方体。平均每根方木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合多少立方分米?

2、一个油桶里装有豆油50升,如果把这些豆油每500毫升装一瓶,能装多少瓶?

3、一个长方体铁皮水箱的容积是11.52升,从里面量它的长是3分米,宽是2.4分米。它深多少分米?(用方程解)

4、一个长方体油箱,从里面量,底面积是0.25平方米,高0.6米。按每升汽油0.75千克计算,这个油箱最多能装汽油多少千克?

课后反思1:

在回顾与整理一环,我围绕教材中的问题的大致思路,组织学生讨论。其中重点让学生讨论的是下面三个问题:

(1)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

(3)你是怎样发现长体体积计算公式的?

学生讨论之后的发言,一般都能把握住本质,回答效果比较好。

第5题在作业练习中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第一个问题的结果要化单位,许多学生当作面积单位来化。二是求第二个问题时,许多学生只求了灯箱的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没有算上下两个面,这恐怕是受到前面饼干盒的影响。但我还是认为是受插图的影响,图上的四周色彩很是鲜艳,但上面像是空白,让人容易忽视,下面,又让人觉得是栽在地上了,好像没有下面,再加上结果还要化单位,因而这一题的错误率达到40%以上。这题的错误,我认为其实质还是学生审题上问题从题中不难看出求的应是6个面题中有各个面由灯箱布围成,这其中的各个面就暗指是所有的6个面。

课后反思2:

根据两个班级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实际情况,我将第一课时的单元复习目标定位为帮助学生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本的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主要通过学生交流将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由于是个别学生在交流,估计很多学生并没有自己的思考,所以这一形式以后要改变一下,可以尝试先让学生自己列出本单元的知识点,绘制成一张表格,然后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先同桌或小组内交流。通过这种形式的练习要指导学生学会一种学习方法,培养一种好习惯。

教材提供的第5、6、7题的实际问题都源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但由于平时没有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这些事物,所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们还真碰到了困难。比如,第5题中要求制作广告灯箱要用多少布,学生光是观察教材上的插图以为是求四个面的面积;又如第6题要计算制作一个蜡烛盒要用多少多少玻璃,有些学生可能没有见过这种蜡烛盒所以误认为只要求四个面就可以了。因为课堂上学生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时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所以我就借题发挥,对他们说以后在生活中要多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