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第2课时)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第2课时)

2015-10-13 收藏

分数乘法(第2课时)

教学内容:第39-40页例2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完善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提高正确计算相关分数乘法式题的能力

2、 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丰富对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3、 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1、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掌握了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回忆一下,分数与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2、直接写出得数

16╳3/4= 10╳1/5= 3╳3/6=

7/12╳9 = 8/21╳7 = 5╳30/20=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整数与分数相乘的的意义以及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合作探索,获取新知

1、出示例2

提问:这里的1/2怎么理解?你能说的更清楚些吗?

2、请你在书上用笔涂出或圈出红花表示的朵数?说说为什么涂那么多?

3、你知道用算式怎样表示吗?

学生交流,板书算式。

4、总结:引导学生求红花的朵数实际上是求10朵的1/2是多少?

102=5(朵) 或 101/2= 5(朵)

5、比较这两种计算方法,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体会到:10朵的1/2,就是把10朵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而计算10乘1/2,要先约分,也就是用10除以2得出一份是多少?体会两种计算方法的一致性。

6、那么绿花有多少朵?怎样计算?你是怎样理解的?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105╳2=4(朵)或 10╳2/5=4(朵)

6、比较:这两个题有什么共同之处?怎样解答?

引导学生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也可用分数乘法计算。(揭示板书课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 组织练习,巩固新知

(1)、练一练第一题:先涂一涂,再交流想法。启发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思考。

(2)、练一练第二题: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求什么?怎么理解?再组织填空,交流。体会求1/2根(或3/4根)长多少米,就是求这根钢管全长的1/2(或 3/4)是多少。

四、 拓展延伸,发展思维

1、 一筐桔子重10千克,2筐桔子重多少千克? 1/2 筐重多少千克?1/8筐重多少千克?小明买了这筐桔子的 ,是多少千克?

分题出示,学生说出算式,并说明是怎样想的?

2、300厘米的 是多少厘米?200升的 是多少升?

3、商店运来45个篮球,排球的个数是篮球的2/3,运来排球有多少个?

4、 练习八第9题:说说 这4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把什么看作单位1?

先估计这个月哪个城市空气质量达1、2级的天数最多?你是怎样估计的?

再计算验证。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同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几分之几大,那么这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得数也大。

五、作业练习:练习八 6、7、8

课前思考:

本课是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提高正确计算相关分数乘法式题的能力。

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直接用乘法来计算,扩展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还要通过两种解法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思考:

在例2之前,乘法只用于求相同加数的和。教学例2之后,乘法还可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是乘法概念的扩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新含义,教学时要注意:首先是加强分数意义的理解。用10朵花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是红花的图画,对10朵的1/2作出具体而形象的解释。教材说:求10朵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并写出算式101/2。还说求10朵的2/5是多少,可以用102/5。在分数意义的平台上,指出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利用101/2和102/5这两个实例,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还要沟通新旧算法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乘法。如果比较算式101/2和102,能够发现它们都是求10的1/2是多少,都是把10平均分成2份。虽然运算不同,意义却是相通的。同样,算式102/5和1052都是把10平均分成5份,求其中的2份,都是求10的2/5是多少。例题教学中要注重通过不同计算方法的比较,让学生反复体验分数乘法。

例2列出的算式都是分数乘整数,它们的计算方法已在例1里教学。所以101/2、102/5都可以让学生计算,要提醒他们先约分,再相乘,尽量使计算过程简便些。实际教学中,学生们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教师课前未曾预料的问题,课堂上教师还要有较好的教学机智来灵活应对。

巩固练习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学生经历现实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方法的过程,要让学生体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课后反思:

由于上节课中学生还不能很好的先约分再计算的优势,在复习环节让学生做了这4个计算:54/15 123/8 2111/14 1513/21,计算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前两题先约分或先计算都行,后两题则是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并通过比较例题的两种方法的列式和比较,体会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到分数乘法是整数乘法的进一步拓展。

上了十天的课,我觉得学生整体做题速度太慢(尤其是付令、顾文晔),导致没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有三个练习题没讲解。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想办法对学生的解题速度加以训练。

课后反思:

今天的数学课上,在教学例题2时,我让学生先根据题目意思说说题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对于这两个分数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而且在课中,我已经在向学生悄悄地渗透数量关系的分析,如例2中求红花有多少朵、绿花有多少朵,我让学生思考求红花有多少朵就是求什么,求绿花有多少朵又是求什么。最后在例题学完后揭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

练习八中的第9、10、11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而且在计算之前,我都先让学生进行了估算,让学生感悟到分数越大,那么这个数的几分之几也就越大。

作业正确率较高,但少数学生计算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错误,主要还是约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课后反思:

由于例题中有具体直观的图形,所以学生能借助直观的图形理解体会1/2这个分数在这里的具体含义,使学生从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逐步过渡到分数实际问题,通过对两种方法的对比,加强对了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在复习练习中,我也注重让学生找单位1的量,并用自己语言解释分数意义,从而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