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3
收藏
分数乘法(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继续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丰富对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拓展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丰富对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拓展读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对策:
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复习导入
1、直接写出结果
╳12= 8╳ = 9╳ =
╳25 = 6 = 10 =
2、黄花有50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1/5,红花有多少朵?
学生列式,交流想法,体会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
3、口头列式计算
(1) 20的1/5是多少?
(2) 6的2/3是多少?
(3) 40千克的5/8是多少千克?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研究分数乘法中的实际问题。
新授探究
出示例3及挂图,提问:从图上你看出了些什么?
2、指名读题,提问:红花比黄花多1/10,这1/10 的意思是什么?红花比黄花多的是多少朵的1/10?
黄花有10格,红花有11格,比黄花多1格,也就是将黄花的朵数看作单位1,红花比黄花多这样的1格。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黄花的1/10。
3、 提问:求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就是求什么?
求哪一个数的 1/10 是多少 ?
4、怎样列式计算?
巩固模仿
1、 出示试一试:绿花比黄花少2/5,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
2、学生独立思考,说明:绿花比黄花少2/5是什么意思?结合挂图,将话说完整(要说出是谁的2/5,将谁看作单位1?)
3、列式解答。
4、 比较这两道题,为什么都在求50的几分之几?
(因为它们都把黄花的朵数看作单位1)
巩固提高
1、 练一练第一题
思考:这个分数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看图填空,在书上空白地方列式计算,组织交流想法。
2、练一练第二题:
小力比小军多2/7怎么理解?怎样列式计算?
3、书上第44页上的第14题
学生先独立填空,再组织交流。
4、书上第44页上的第17题
(1) 读题,思考列式?
(2) 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5、书上第44页上的第12题
先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分数的大小特点,知道有一些分数比1大,有些分数比1小。计算后,再把每一个积分别与15(或36)比较,从而发现:一个数与比1大的分数相乘,所得的结果比原数大;一个数与比1小的分数相乘,所得的结果比原数小。
6、书上第44页上的第13题
引导学生根据第12题发现的规律,直接判断出每组两道算式得数的大小。
五、布置作业:练习八 第15、16、17题
课前思考:
例3是学生在初步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教学解决稍有变式的实际问题。
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较难理解的数量关系,解答的关键是理解红花比黄花多1/10绿花比黄花少2/5的含义。使学生明白,求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相当于黄花的1/10,从而明白,求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就是求黄花的1/10是多少朵。
课前思考
通过例题3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丰富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并为进一步学习解答有关分数的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题中的关键句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我想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红花比黄花多1/10中的1/10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0份,谁占了其中的1份,要让学生明白是把黄花朵数看作单位1,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占了黄花朵数的1/10。在后面的练习中也要加强对实际问题中关键句的分析,理解题中每个分数的含义。
练习八中的第12、13题与本节课联系不大,主要是通过计算及比较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我想可以放在后面增加的练习课中进行讨论。本节课中可重点研究第14-17题。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分数表示数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强化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课上讲解例题花的时间较长,还是有部分学生数量关系掌握的不好,课本上第44页上的第12题和13题没能讲,所以明天加一节练习课,巩固这一知识,让学生真正的掌握,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为以后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打一个扎实的基础。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难点是对关键句的分析,然后根据关键句找出数量关系式。在今天的教学中,我比课前的预设跨的步子还要小。先让学生看图思考:红花比黄花多1/10,说完整的话,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黄花的1/10,现在黄花告诉我们是50朵,所以红花比黄花多50朵的1/10,问题求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就是求50的1/10是多少?例题以及后面练一练,学生能借助直观的图来理解。但练一练的第2小题,列式都对,但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说明这样列式理由的学生不多。在下来的巩固练习(第44页上第14题),全班只有10个同学所写的数量关系式是正确的,大部分学生都写成:足球的个数乘2/5=皮球的个数。看来学生对关键句的分析还没有真正内化,于是我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再次分析理解,认识正确的数量关系。
由于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上,教学预设中的第12、13题没来得及完成。正想增加一节练习课,看到潘老师上下来也存有同样的问题,并且已经设计好了增加的练习内容,正是及时。
课后反思:
反思今天的数学课,我觉得由于课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了较充分的分析,即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同时又认真解读学生,所以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1、课始部分作好复习铺垫。由于前一课时学习的内容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与本课时联系较紧密,所以一上课,我先出示了这样两个实际问题:(1)五(1)班学生48人,参加学校兴趣组的占了全班人数的2/3,参加兴趣组的有多少人?(2)一段公路长1200米,已修的是全长的1/4,已修了多少米?要求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解答后,我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关键句分析数量关系,再及时指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
2、课中抓住关键句进行数量关系分析。例3中的一句关键句是:红花比黄花多1/10,我请学生思考1/10是什么意思,把谁平均分成10份,什么占了其中的1份?有了这几个问题的思考,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分析出: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黄花的1/10。在此基础上,我再放手让学生自己画线段图来帮助分析,有了线段图的帮助,学生们从图上清晰地看到红花比黄花多的那一部分是黄花的1/10那么多,所以求红花比黄花多几朵也就是求红花的1/10是多少。在试一试的教学中,我再次让学生根据关键句来思考题中分数的意义,然后分析数量关系,最后再通过画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3、练习重点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由于首次完整书写数量关系式,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第14题的练习我加强了对数量关系如何表述的指导。当然,仅仅靠这两小题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在下节练习课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课题:3.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教学设计
中心对称(第一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说课稿
九年级数学《位似图形》教学反思
九年级数学课题: 随机事件说课稿
第23章旋转全章导学案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教学反思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教学案例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球赛积分表问题教学案例反思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学反思
中心对称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 图形的旋转导学案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用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圆内接四边形》公开课教案
因式分解 教学反思
《极差和方差》教学反思
切线长定理教学反思
第23章旋转全章导学案(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扫描版)
二次根式的除法案例
《最大面积是多少》教学设计
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案例
中心对称(第二课时中心对称图形)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教学案例反思
二次根式的乘除 导学案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1)教学设计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复习教学反思
九年级上《线段垂直平分线1》练习课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