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3
收藏
分数与整数相乘是数学义务教材十一册第一个单元的一个内容,在备课时,觉得这一节课的知识点不是很难,学生应该比较容易就能够掌握的。果然,那天在上的时候,感觉一切都挺顺畅的,学生都能根据算式说出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的推导也比较顺利。但是在巩固练习时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如3/410大部分学生都采用了书上的第三种方法,也就是分子和整数直接约分,但是在书写时好多的学生都把整数约得的数写在了整数的下面导致最后一步计算时把2和5相乘的积作为分母了,虽然在上新课时我也强调了整数约得的数一定要写在整数的上面,但是没想到自认为讲得很清楚的题目,学生的错误率还是挺高的。于是我又把这方面注意的事项向学生不厌其烦的讲,后面又用大量的习题来巩固,但是班里的徐某某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会做对了,一会又写错格式导致计算错误。
当时自己心里就开始有点火了,怎么回事啊,这么简单的题目还在这里错,那里错的,是不是成心捣乱了,下面的同学也在议论开了,也学生干脆说,老师再给他出个十几题,让他多做就应该记住了。想想也是,就在我打算让徐同学下课到我办公室再补一补时,芳芳却站起来对我说,老师,其实不用让徐到办公室再补课的,我有个挺管用的方法,保证能够做对题目。是吗?我将信将疑的说,大家都知道,芳芳在我们班中初于中下水平,平时的考试也只在
七、八十分,她能有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吗?就在我怀疑时,只听见她说:刚才我在做题时一开始也会犯错误,后来想起以前不是学过把整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吗?于是我就把整数化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用分数线把分母和分子分开以后,约分时书写格式自然而然就对了,不会再上下搞不清楚了。这个看似有点笨的办法我一开始怎么就没想到呢?怎么就光顾着把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一定要硬灌给学生呢?接下来,我又出了两题类似的题目,全班同学只有两个同学做错,都是算错,没有一个人再犯刚才的错误,连徐都高兴的在下面喊这么简单啊,都做对了!这件事给我的触动挺大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教授的方法是不是一定是最好?有时当教学上遇到瓶颈时,我们有没有弯下腰去,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平时成绩不好的学生,真的就一直处于被动 灌输的位置吗?
研究考研数学典型例题
2015学年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小数练习
2015学年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练习(第一学期)
苏教版五年级期末质量调研试卷
暑假数学思维训练班 真的对孩子好吗?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角》教案
趣味数学实例分析
2015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同步练习(北师大版)
15-16学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后练习(第七单元)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课后练习——第八单元
二年级数学除法的日记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谁跑得快》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混合运算同步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同步练习——人教版
2015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同步试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训练题
2015三年级数学《几分之几》同步练习册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角》教案
六年级数学2016暑假试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课后练习:15年
沪教版版三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分类》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同步练习题:2015
一年级数学暑假思维训练题
2015学年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练习题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资料赏析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角》教案
小学三年级尾数是0的三位数乘法随堂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吨的认识》课后练习
2016暑假二年级数学口算题闯关练习
2016年新编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同步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