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3
收藏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认识比各部分名称。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求出比的比值。
3、理解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
4、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
课前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口答:78= 135= =( )( ) =( )( )
指名说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师: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两种,即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关系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除法。下面请大家看这个例子(出示P52的例如):一个镜框长5分米,宽3分米。谁能提出关于长和宽的倍数关系的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长是宽的几倍?53=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35=
师:刚才,我们用除法来表示两个数或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两个数相除(板书:两个数相除),有时我们也把这样两个数量的关系换一种说法。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研究的问题比的意义。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知,初步感知。
1、揭示比的意义。
师:例如,长是宽的 倍我们可以这样说,长和宽的比是5比3。(板书:长和宽的比是5比3)(学生跟着老师练说)那么,按照这种说法,宽是长的 还可以怎样说?同坐试着说,再指名说。(板书:宽和长的比是3比5)
师: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出示P52的又如,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90千米)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速度(也就是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来表示。怎样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902=45)谁能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板书:路程和时间的比是90比2)
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归纳比的意义。提问:什么叫做比?(学生可通过或讨论、或看书得出比的意义,教师接着两个数相除后面板书: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练一练。
(1)、有5个红球和8个白球,红球和白球个数的比是 比 ,白球和红球个数的比是 比 。
(2)、 一个美术兴趣小组有男生15人, 女生8人, 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比 。男生和美术兴趣小组总人数的比是 比 。
2、通过自学,掌握比各部分的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
(1)出示自学提纲:
①用数学方法如何写比,如何读呢?
②比的各部分的名称分别叫什么?
③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各是什么?填入表中。
④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
(2)学生自学课本或分组讨论。
(3)集体讨论第①个问题并板书:5:3 3:5 90:2
师:比还有一种写法,你知道是怎样写的吗?(教学比的分数形式)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叙述:两个数的比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例如:5:3也可以写成 ,仍读作5比3。请大家把3:5、90:2改写成分数形式。
(4)集体讨论第②个问题并板书:
(5)根据上面式子,指名说说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及求比值的方法。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下面关系表:
名称 联系 区别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一种关系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种数
指名说说,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是零?
辨析:在亚洲女足锦标赛中, 中国女足健儿努力拚博,夺得了金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其中,中国队以1:0战胜了日本队,那么为什么这个比的后项可以是0呢?
师说明:因为各类比赛中的比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不是相除的关系。
问:怎样求比值呢?
学生回答后小结: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练习:求比值:4:5 0.8:0.4 :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完成P53练一练。
2、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3、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四、综合练习,提高技能。
1、口答: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4倍,
白兔只数与黑兔只数的比是( )
黑兔只数与白兔只数的比是( )
黑兔只数与总只数的比是()
总只数只数与黑兔的比是()
白兔只数与总只数的比是()
总只数与白兔只数的比是()
2、动脑筋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寻找合适的量,自己提出各种问题,并说说这些量之间的比
小龙今年12岁,是六(1)班学生,该班共有45个学生,小龙爸爸今年39岁,在保险公司上班,每月工资1800元;小明妈妈每月工资1400元,她所在单位有职工28人。
五、全课总结,释疑解惑。
这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探讨的吗?
六、作业:完成练习十二第3-5题。
湘教版初二上册数学第四章复习要点:不等式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试卷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与表内除法》试卷
2015—2016年秋季学期初三数学同步练习:特殊四边形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同步试题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加减法》试卷
15年秋季学期九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试题
2015年初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带答案)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质量检测试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能力测试卷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卷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试卷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试卷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专项训练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知识点复习:精选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练习题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调研卷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综合试卷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专项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七八单元考试卷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同步试题
九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课时训练:《图形的变换》
15-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题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试卷
新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综合检测卷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调研卷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复习:精选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2章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题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同步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