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3
收藏
(一)
一、填空。
1、某校六年级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25人。
(1)、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比值是( )。
(2)、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比值是( )。
(3)、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比值是( )。
(4)、全班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比值是( )。
2、小明3分钟走了240米,小杰5分钟走了350米。
(1)、小明与小杰行走时间的比是( ),比值是( )。
(2)、小明行走的路程与小杰的路程的比是( ),比值是( )。
(3)、小明行走路程与时间的比是( ),比值是( ),比值表示( )。
(4)、小杰行走路程与时间的比是( ),比值是( ),比值表示( )。
(5)、小明行走速度与小杰行走速度的比是( )。
二、求比值。
5:2.5 2.8: : :
(二)
一、填空。
1、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
2、甲数是乙数的2倍,乙数和甲数的比是( )。
3、一段路,甲走完全程用7小时,乙走完全程用6小时,写出甲、乙的时间比是( ),
甲与乙的速度比是( )。
4、甲比乙多3,甲是8,甲与乙两数的比是( ),比值是( )。
5、( ):6=0.75 6:( )=0.75
6、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的比是1:3,它们的周长比是( )。
7、甲乙两数的比是2:3,甲是两数之和的( )。
8、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1:2,最小的一个锐角是( )度。
二、判断。
1、比的前、后项可以是任意数。 ( )
2、5米比7米的比值是5:7。 ( )
3、一场球赛的比分是2:0,因此比的后项可以是0。 ( )
4、3:8可以写成,比值是2。
三、看图填比。
1、甲与乙的比是( ):( )。
2、乙与甲的比是( ):( )。
3、甲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 ):( )。
4、乙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 ):( )。
5、甲乙两数差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 ):( )。
四、解决问题。
1、李师傅15分钟做了5个零件,他所做零件数量与时间的比是多少?比值是多少?这个比值表示什么?
2、把1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和水的比是多少?盐和盐水的比是多少?
3、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1:1,其中一条直角边长4厘米,
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1
平均数教学设计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4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1
平均数教学设计1
平均数教学设计2
确定位置导学案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课件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5
里程碑上的数导学案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4
平均数教学设计4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导学案
数据的离散程度导学案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3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2
数据的离散程度学案2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3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2
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课件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1
平均数导学案1
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3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4
双曲线课件1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2
定义与命题教学设计1
平均数导学案2
定义与命题教学设计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