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3
收藏
第七课时 整理与练习(2)
教学内容:开展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的活动,完成第88页的第5、6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等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做探索与实践的第5题
先让学生画一个指定长、宽的长方形,并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增加1/2,算出各是多少厘米?,再画一画。然后算出新长方形的面积以及新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长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二、做探索与实践的第6题
先让学生作出猜想,再按要求画图操作,并进行计算。
交流不同数据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三、评价与反思
让学生在小组里对照评价指标说说自己的收获与存在的不足。
根据自己的表现对自己笨蛋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四、作业:练习册相关作业
教学后记:
高考数学不等式解法举例
高考数学不等式的解法1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12
高考数学函数图象及数字特征2
高考数学二面角及平面的垂直
高考数学不等式性质及证明
高考数学函数概念与表示2
高考数学函数极限与连续
高考数学函数应用与最值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15
高考数学函数图象及数字特征1
高考数学不等式综合问题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14
高考数学两角和差及倍角公式
高考数学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2
高考数学二次函数2
高考数学函数奇偶性
高考数学不等式的证明1
高考数学二次函数方程不等式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1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5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13
高考数学函数概念与表示1
高考数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3
高考数学二次函数3
高考数学函数模型及其应用2
高考数学二次函数1
高考数学不等式的性质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10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