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3
收藏
课题一: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够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1.出示教科书第80页的例题图。提问:要求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并尽可能的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2.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课题七:整理与练习(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整理与练习的探索与实践第5、6题和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与实践,使学生加深对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促进相关技能的形成,发展数学思维与实践能力,激发进一步学习分数、应用分数的兴趣。
2、通过评价与反思,使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运用知识理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分数计算的实际问题。
2、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
教学过程:
一、探索与实践
1、引入谈话。
师:今天我们继续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完成探索与实践第5题。
(1)理解第一小题题意: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画线段图)
(2)学生演示画法。
(3)集体评价,列式计算。
(4)学生根据计算结果,画出长方形。
(5)理解第二小题题意。
(6)怎样求现在长方形的面积?学生独立计算,并求出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3、完成探索与实践第6题。
(1)理解题意:你准备画长宽是多少的长方形,小组讨论确定长方形。
(2)尝试算出现在长方形的长和宽及面积。
(3)算出现在长方形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4)小组汇报交流。
比较上面两题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互相说、集体汇报。
二、评价与反思
1、理解每一条评价指标的意思。
2、学生逐条自我评价。
3、交流汇报。
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怎样?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还有哪些不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大树有多高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单元评价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全单元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检测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4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教学实录与评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关于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七课时 整理与练习(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案例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于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的思考及学生常见错误分析与对策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大树有多高”教学设计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用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一)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五课时 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的练习课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二)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常见错误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3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法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