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3
收藏
下面我以苏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一道习题:操场跑道一圈长2/5千米,小华跑4圈用了2/15小时、平均每小时跑多少千米?为例,谈谈教学时可以有哪些数学方法的表现和数学思想的渗透。
一、化归思想及化归法
化归法是指将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途径进行转化,归结为已解决或易于解决的问题,最终使原问题获得解决的一种方法。化归法根据转化条件的不同,有转化已知条件,转化问题和转化整个题目三种。此题体现为转化条件+转化条件:可以把小华跑4圈用了2/15小时转化成小华跑1圈用了1/30(2/154)小时,即原题转化成操场跑道一圈长2/5千米,小华跑1圈用了1/30小时。平均每小时跑多少千米?,由原来的两步转化成一步,很容易就能解决问题。
二、建模思想
数学模型方法是指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来构造相应的数学模型、再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研究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方法。数学公式既是反映客观世界数量关系的符号,又是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它具有典型的意义。此题是一道典型的行程问题,是研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相互关系的问题,其数学模型可用公式路程=速度时间来表示。此题求的速度,即平均每小时跑多少千米?,只要用路程时间就能解决问题,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数量关系在教学中的体现。
三、分析法
分析是将被研究对象的整体分解成若干个部分、方面、因素或层次,或从整体中区分出个别特性,个别方面的思维方法。即解答此题时,由问题平均每小时跑多少千米出发,想:要求平均每小时跑多少千米,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路程、时间),而条件中告诉我们操场跑道一圈长2/5千米,小华跑4圈用了2/15小时,也就逐步靠近了需知。由此可以引申出两种做法:一是用1圈的路程除以1圈的时间,即2/5(2/154);二是用4圈的路程除以4圈的时间,即2/542/15。
四、综合法
综合是在审题的基础上,将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即在解答此题时,从已知条件操场跑道一圈长2/5千米,小华跑4圈用了2/15小时出发,想:可以知道什么?并逐步求出未知。由此不但可以得到前两种做法,还可引申出第三种解法:由小华跑4圈用了2/15小时可以知道小华平均每小时跑多少圈,再求出平均每小时跑多少千米。列式为42/152/5。
五、假设法
假设法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再进行推算,对数量上出现的矛盾适当调整,以求出原问题的答案。常用的假设法有条件假设,问题假设与情景假设,此题中假设法的渗透主要是条件假设和问题假设。
条件假设:可以把2/15小时假设成小华1圈所用的时间,2/52/15求的就是小华的速度,而把4圈的时间假设成l圈的时间,显然时间扩大了4倍,速度应缩小4倍,所以,还原时应乘4,列式为2/52/154。
问题假设:可以把求平均每小时跑多少千米?假设成求2/15小时跑多少千米?,最后再还原到l小时行多少千米?,虽然列式与前面的有重复,但思路却完全不同。 数学知识面广量大,无论如何也学不完的,但思想方法只有有限的几十种,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时能时时表现、渗透,那学生掌握后则终身受用。一道习题,引出了这么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不要求在教学时做到面面具全,但必须做到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在教学时,除了考虑到写的明明白白的数学知识外,更要关注渗透在知识体系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收到时时水滴,方会石穿的效果。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反三角函数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盘点高考数学复习指数函数知识点
201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不等式的求解知识点
高考数学一轮辅导抛物线常用公式总结
数学高考一轮复习三角形常用公式
2016数学高考复习直线与方程知识点
201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之排列、组合和概率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解析三角函数复习要点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2016高考数学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知识点
2016高考数学二次函数定义与性质知识点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椭圆常用公式整理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的定义域知识点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数学函数公式总结
2016数学高考复习解析三角函数知识点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数列前n项和数学公式
高考数学一轮备战基本不等式知识点
2016年高考数学复习三角函数常用公式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幂函数定义与性质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反比例函数定义与性质知识点
201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圆常用公式
201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重要知识点
高考数学复习对数函数性质与定义知识点
2016高考数学复习函数奇偶性知识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