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3
收藏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会用替换假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多种解题策略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的解题策略,你能举例说明吗?(请几位学生交流。)今天这节课,老师准备了一些实际问题,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我们学过的解题策略来解决这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粮店有大米20袋,面粉50袋,共重2250千克,已知1袋大米的重量和2袋面粉的重量相等,那么一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2.李老师买了12支钢笔和18支圆珠笔,共付57.60元。乙知2支钢笔的价钱和3支圆珠笔一样多,每支钢笔和每支圆珠笔各多少钱?
3.5千克香蕉与4千克苹果价钱相等,1千克苹果比1千克香蕉贵0.40元。香蕉每千克多少元?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决问题。
交流时说说运用了什么策略?怎样进行替换的?替换后数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怎样确定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4.鸡和兔放在一只笼子里,上面有29个头,下面有92只脚。问:笼中有鸡兔各多少只?
5.某次数学竞赛共20道题,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题得5分,每做错或不做一题扣1分。小华参加了这次竞赛,得了64分。问:小华做对几道题?
6.1元钱买4分一张和8分一张的邮票共20张,应买4分邮票多少张?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决问题。
提问:解决这几个问题时,大家又运用了什么策略?在运用这种策略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小结:运用替换或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后都应该及时进行检验。
三、拓展练习
1.小明给班里买了甲、乙两种电影票共50张,甲票每张0.5元,乙票每张0.35元,共花了19.6元,问:买甲票花的钱是买乙票花的钱的几分之几?
2.一辆公共汽车共载客50人,其中一部分人在中途下车,每张票价0.6元,另一部分到终点下车,每张票价0.9元。售票员共收票款36.9元。问:中途下了多少人?
3.某运输队为商店运输暖瓶500箱,每箱6个暖瓶。已知每10个暖瓶的运费为5.5元,如果损坏一个暖瓶,要赔偿成本11.5元(这只暖瓶的运费当然得不到),结果运输队共得到1553.6元。问:共损坏了多少只暖瓶?
4.甲数与乙数的和是73,甲数的4倍与乙数的6倍的和是388,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
鼓励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解答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教师及时评价学生。
四、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综合运用一些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你们又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五、布置作业:
1.5元1千克的茶叶和8元1千克的茶叶共10千克,用去71元。问:两种茶叶各有多少千克?
2.某人徒步旅行,平路每天走38千米,山路每天走23千米,他15天共走了450千米。问:这期间他走了多少千米山路?
3.一辆卡车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16次,雨天每天只能运11次。它一连运了17天,运了222次。问:这些天中有几天下雨?
4.运输队要运2000件玻璃器皿,按合同规定,完好无损运到的每件付运输费1.2元,如有损坏,每件没有运输费外,还要赔偿6.7元,最后运输队得到2005元,运输中损坏了多少件玻璃器皿?
5.一次数学竞赛共20题,规定:做对1题给5分,做错1题不给分外还倒扣3分,不做的题不给分。小华在这次竞赛中全部题都做了,总分是84分。他做错了几道题?
2016年高考数学新题型归纳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精益求精,一切为了孩子!” 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学习心得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材料
教师随笔 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数学学习
用简笔画学习数学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模拟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练习题
论在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
手口动起来,让数学的微风吹进来-关于小学数学教研实践的总结汇报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质量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实力评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水平能力测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水平检测试卷
数学课堂也要有德育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的认识(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的认识(一)》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的认识》同步试题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和比例》同步试题
误判之后是“悟判”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的运算》同步练习
五年级下册数学解方程随堂检测题西师大版
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的点滴体会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与代数》同步练习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