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1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掌握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受到事物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了解百分率在具体生活问题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什么是百分数?
2.把下列各数改写成百分数
0.6 7/10 3.5 5/8 1
3.出示例4统计图,仔细观察、获取信息。
(1)比较任意两个量的倍数关系,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应该怎样提问?
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
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几分之几?
(2)自由口答,适时提问:谁与谁比?谁是单位1?
(3)归纳小结: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4. 这几题都是用分数表示两人所跑路程之间的倍数关系。百分数也表示倍比关系,能否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改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呢?
5.揭题引入: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1.将复习题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改为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
2.尝试解答,发现问题:
谈话:你是否想自己试着算一算呢?
学生试做,指名板演。
谈话:同学们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共同探讨呢?
3.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思考:
(1)探索如何列式
思考: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哪两个量在比,把哪个量看作单位 1?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小结:这题以王红跑的路程作为单位1,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实际上与求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
(2)探索如何计算
思考:你是怎么计算的?
引导:先求出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再化成百分数。(板书:45=4/5=80%)
先用小数表示计算结果,再化成百分数。(板书:45=0.8=80%)
小结:列出除法算式后,通常先用小数表示商,再改写成百分数。
(3)归纳小结:
思考:通过解答你明白了什么?
引导:这题和复习题比较,什么没有变?(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
什么变了?(表示两数倍数关系的形式从几分之几变为百分之几)
那么这两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有没有变化?
小结:求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 仍然是把王红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用李芳跑的路程除以王红跑的路程,算式是相同的,只是结果用百分数来表示。
4.试一试
怎样解答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百分之几?
(1)学生独立解答,同时思考:在计算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2)交流:
当除不尽时该怎么办?(57的商是无限小数,除不尽时,商要保留三位小数,即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5.反思归纳:(先分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1)王红跑的路程为什么在例4中作除数,而在试一试中作被除数?
例4是李芳跑的路程和王红跑的路程比,把王红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试一试是王红跑的路程与林小刚跑的路程比,把林小刚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因此王红跑的千米数,在前一个算式里是除数,在后一个算式里是被除数。
(2)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时,通常应怎样思考?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实际上它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方法是一样的,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要注意比的标准不同,单位1就会发生变化,解答这类题一定要找准单位1。
6.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例5:求百分率问题
1、出示例5:学校田径队有40人,下表是田径队某周每天早晨参加训练的人数统计。(出示统计图)
2.引导分析:
(1)什么是出勤率? (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
(2)出勤率用什么数来表示?(百分数)
(3)那么怎样求出勤率呢?估计一下哪天的出勤率高?(用实际出勤人数直接除以应出勤人数)
3.算一算:
田径队周一的出勤率是多少?(板书:3940=0.975=97.5%)
从上表中再选择两天的数据,分别算出相应的出勤率。(学生自由选择解答)
4.反馈交流:
(1)哪天的出勤率最高?哪天的出勤率最低?
(2)周三、周四的实际出勤人数和应出勤人数相同,算式是4040=1,怎么改写成百分数形式?(指导学生把1改写成100%)
(3)为什么周一、周二、周五的出勤率不是100%?出勤率可能高于100%吗?
5.比较求各出勤率的共同点:
(1)意义:都是一部分的数量与总数量相比。
(2)题意:都把总数作为单位1。
(3)列式规律:把总数作为单位1的量做分母或除数,率提示的量做分子或被除数,也就是用与单位1相比的量除以单位1。
三.拓展延伸
1.完成练一练第2题:先说说成活率的含义,再独立解答。
(1)你在日常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百分率?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花生榨油出油率 学生考试优秀率
产品检验合格率 制作盐水含盐率
种子试验发芽率 射击测试命中率
(2)讨论:求这些百分率有什么好处呢?
指出:百分率能便于分析比较数据。(板书:便于分析比较)
(3)交流:
巧解相同元素的排列问题
三角函数11
求解轨迹方程常用方法在一道解几题中的体现
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
分步计数原理和分类计数原理
三角函数14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棱柱和棱锥(二)
空间的平行直线与异面直线(第二课时)
棱柱的概念和性质
排列组合小结1
和角公式(3节)
三角函数9
棱柱和棱锥(一)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
三角函数16
排列组合原理1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第31课时B
棱柱和棱锥(三)
求较复杂的曲线方程
倍角公式与半角公式复习
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10
从力做的功到向量的数量积
棱柱和棱锥(四)
求平面曲线方程的基本步骤
空间图形在平面内的表示方法
排列组合综合问题
三角函数17
抽样方法(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