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1
收藏
教学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调查与统计》。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现场调查采访收集有关数据信息。
2、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绘制图表,并对统计图表进行解释说明。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在调查研究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人的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实物投影仪、记录单、作图纸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动员: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展一个活动,每位同学都是一名小记者,你们想采访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板书:
1、我班部分同学的家庭成员。
2、每个同学的零用钱的支出情况。
3、班级同学有哪些兴趣爱好。
二、活动要求:
同学们想了解的情况真不少,我们要在短时间内了解这么多的情况,大家可以分组合作,用调查与统计的方法来研究这些问题。愿意研究第一个问题的同学就组成第一组,愿意研究第二个问题的同学就组成第二组,也可以单独调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一个问题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人数,并绘制条形统计图;第二个问题将其中一名同学零用钱的支出情况制成扇形统计图;第三个问题可按文学、书法、数学等用折线统计图绘制。
三、活动步骤:
1、分组讨论,确定方法。
每个同学根据自己调查的问题自由组合推选一名小组长,由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1)用什么方法调查?
(2)如何统计数据?
(3)统计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调查采访,收集数据,并及时填写记录单,例如:
成员人数2345
家庭数正正正正正
3、整理数据。
对每个同学的调查结果,数据记录,小组先进行分析讨论,分工协作,分类统计;在由组长进行整理汇总,得出结论;最后每个同学独立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4、展示图表,解释说明。
各小组推选整洁、美观的统计图(表)分别在投影上展示,并要求展示的同学进行简单的分析解释。例如:
(1)六(1)班同学家庭成员统计图。(见图一)
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六(1)班家庭成员中没有6人或6人以上的家庭,有3人的家庭成员最多,3人家庭是2人家庭的3倍。
(2)小芳零花钱支出情况统计图。(见图二)
2
3
4
5
5
7
3
15
20
15
10
5
0
零食20%
储蓄10%
课外书40%
交通费30%
(见图一)(见图二)
从这幅图中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小芳购买课外书用去零花钱的40%,占得比例最大,而储蓄的钱较少等。
四、活动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我们是怎样开展的?有什么收获?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还会碰到许多问题,需要通过调查与统计方法去解决。在调查中去搜集整理分析有关数据,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五、课堂作业:
1、你学会了什么?
2、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六、实践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调查统计全校16年级所有同学家的每个月丢弃废旧塑料袋的情况,根据调查并结合环保方面的有关内容,写一份调查报告。
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 备课组工作计划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能被2、3、5整除的数》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数学教案
听课心得 观看顾志能老师《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数学教案
倾听前行的声音--小学数学老师讲述自己的年度故事
二年级下册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2018~2019年度 第二学期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克和千克》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圆柱和圆锥》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之三角形的分类》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上学期二年级数学老师教育教学工作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数学教案
2018-2019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圆的整理与复习》听课反思与实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数学的奥秘无处不在
小学数学老师读书随笔 《创新照亮课堂》读书笔记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
感悟: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二)》数学教案
《长方形周长》听课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数学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数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附小 五 年级 数学 备课组工作计划2018~2019年度 第二学期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