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7
收藏
小窍门之一:订个备忘本。这个备忘本是专门记录那些曾经不会做、做错和代价昂贵的问题,可以避免放虎归山又为虎害的的失误。我在订这个备忘本时,做到以下几点:
(1) 勤记。不要疏忽于此,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备忘本上的每一个问题都曾经使我为难,如今可能使我再次翻船的记录,切实解决这么一道题比做十题更具实际意义。
(2) 分类。分类的目的在于便于查询,分类掌握。可按学科编排目录,每一部分内容再按照题型排列。
(3) 适时释放。重复若干次之后,一般就能切实掌握该问题,这时就应该从备忘录上取消。这个“罪犯”已被教育改造成新人,理当释放。
(4) 忌滥。不要把所有需要重复的内容都记在小小的备忘录上,过于庞杂的备忘录会使你头痛以致厌烦。小巧才实用。
小窍门之二:掌握记忆的窍门。有些人认为“记忆力是天赋”,其实不然,我认为记忆不得法才是造成记不住的根本原因。我总结了几条较好的记忆方法:
(1) 归类记忆:按照某一标准将同类事物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2) 重复记忆。重复是战胜遗忘的有力武器。那些在第二次见面时能唤出对方姓名的人往往给人留下好感,其实并非他的记忆力超人,在第一次接触后,他有意记住你的姓名并加以重复了多遍。
(3) 比较记忆。这种方法适用于在某一点上有可比因素的多个事物的记忆。一是寻找事物间的共同性,二是强调两者间的差异。比如,我们常用列表的形式来让自己对两个相似的概念有更深的认识。
(4) 编口诀记忆。这是一种各不相关的事物用字的谐音串起来的方法。比如,化学中化合价的记忆,往往就是用顺口溜来帮助记忆的。
小窍门之三:巧做课堂笔记。我周围有的同学笔速很快,上课时,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能被他记下。但借来一看,笑话百出。比如,老师为了让大家轻松一下,开个玩笑说的话也被他一字不漏的记了下来。我想这样面面俱到的记笔记,实在不敢恭维。其实像上面这样做笔记不仅根本没达到效果,而且还影响了思维。我觉得,记课堂笔记,关键记那些经过老师自己的思考而总结出来的东西。至于一些概念,完全可以直接在书上用直线、圈点注出来,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在书的空白处,用简单的片语只字写上自己的理解或质疑。平时经常翻笔记,补充一些想法,复习时多看,这想这才是笔记的真正价值。
北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奥数练习11
11-20各数的认识B卷
北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奥数练习7
北师大版第二册数学试卷
北师大版一第二册数学试卷
北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奥数练习2
小学数学第二册期中试卷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期末测试
一年级数学(下)期末整理复习试卷
期末综合训练下学期(北师大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B卷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题(三)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C卷
11-20各数的认识A卷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A卷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期末综合试卷
第二册数学试卷三单元下学期(北师大版)
11-20各数(综合能力测试)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B卷
11-20各数的认识C卷
小学一年级数学请到天涯海角来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四)
第二册数学期中试卷下学期(北师大版)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A卷
北师大版第二册第三单元练习模拟(北师大版)
北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奥数练习4
北师大版第二册数学期末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期末试卷1
小学数学第二册水平测试
北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奥数练习8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