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7
收藏
一、编织知识网络
我们学过不少知识点,做了不少题目,但是脑子里的印象却往往是模糊、孤立的,必须经过比较和整理,找出其中的联系和区别,把知识编织成网络,解题时就能胸有成竹,运用自如,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怎样的四边形可以判定它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分别有几条可以考虑的思路?它们的边、角、对角线各有什么性质?对称性怎样?不妨总结一下。
二、挑战特色例题
我们平时的作业往往紧跟当天所学的知识,并不难解;但是,看看近几年的中考和各区县模拟考,你就会发现:现在对同学思维能力的要求已经大大提高,因此要认真研究一下,其中哪些知识学过了?我会解吗?有什么诀窍?
例如,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x+2m-n=0根的判别式的值为零,且x=1是方程的根,求m、n的值。
如果分别看两个条件,能列出关于m、n的方程组,但运算很烦。如果从整体上分析题意,就发现x1=x2=1。1+1=-m,且1×1=2m-n;∴m=-2,n=-5。
三、补救解题失误
我们不要笼统地埋怨自己解题时“粗心”,而应该把做错的题目研究一下,是不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顾此失彼;或者审题马虎,误解题意;或者记错概念、公式、定理;或者是心急慌忙,随意跳步骤,造成运算错误等等。
只要找到根源,就能做到不让同一错误出现第二次;只要把所有会做的题目都做对,就能取得优良成绩。
四、精选参考资料
为了提高解题能力,我们需要一二本适合自己情况的数学参考书,掌握以下要求,能帮助你进行选择:所选的题目具有典型性,不搞题海战术;内容富有启发性,解一道题就懂一点数学思想方法;难度适合本人接受能力,不要高不可攀;题目分层配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5.3 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5.2 24时记时法》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1.4 两步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8.3 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4.2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4.1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1.2.2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带习题设计答案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9.1 分类整理数据》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算“24”点》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6.3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4.3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1.2.1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8.1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7.2.1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8.1.1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1.1 口算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上学时间》教学反思体会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数学课堂的几点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10.3 图形与几何》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10.4 统计和整理》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1.2.1 笔算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10.2 量与计量》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5.1.2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2.2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10.1 数与代数》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6.2.1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8.2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体会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