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应用题的应用教例及反思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六...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应用题的应用教例及反思

2015-10-08 收藏

教学片断:

故事谈话引入:

师:前不久,我们学校各中队在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中继承和发扬了少先队员的优良传统。据统计:601中队30人共做好事240人次,602班中队32人共做好事248人次,现在请同学们帮助老师将今年我们学校六年级组学雷锋模范红旗颁发给其中一个中队,大家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同学们积极举手,有的甚至大声回答:能。

师:刚才我已发现了我们班同学们的信心,好,大家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回答。

生:601班平均每人做好事人次数=240 30=8次

602班平均每人做好事人次数=248 32=7.75次

所以601班应获得模范红旗。

生:240 30=8次 32 8=256次

256240次

所以应给601班颁发模范红旗

生:240 248,所以应给602班颁发模范红旗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想出了不同的比较方式。那么,颁发模范红旗应注意什么?

生:要公正、公平、合理。

生:必须根据各中队做好事人均次数进行比较得出哪个中队应获得模范红旗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但前面的两种比较结果,谁的方法更合理呢?

生:第一种合理,应颁发给601班,而第二种方法是错误的,因为602班总人数多一些,而平均每人做好事次数要少一些

师:同学们不但聪明而且很有正义感,能根据实际情况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难题,那你们喜欢哪一种比较方法?

生:我喜欢第一种,因为

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不错,解决同样一个问题往往有很多方法。怎样才能用适当、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小学好基础知识,多动脑筋,注意积累经验,敢于创新。我相信,同学们长大以后个个一定能成为解题能手,个个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才。

反思:这是一堂综合应用的习题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往往成为应用题教学的拦路虎,为此在设计教学中我注意到以下三点:1、根据身边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将心思专注在课堂上,通过提出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应用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开放我们的课堂,还学生自主,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合作学习,讨论分析,掌握用不同知识解答应用题,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在思考、倾听中发现解决问题的多元化,最优化策略。2、鼓励个性发展。在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我注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差异性,不急于给予评价优劣,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判断,比较的思维空间,即使最后也不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学生自己对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理解,让其自己感悟,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发展学生个性。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根据素质教育及新课标要求,各科教学都应注意对学生思想品质知识的渗透。故此,在教例中,我在培养学生开放思维的同时,有意地渗透德育知识,如学雷锋做好事及公平竞争意识让学生从小养成乐于助人等良好习惯。

总之,教学设计离不开学生对各种知识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只要我们为师者多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探讨、交流的时间,相信咱们的学生一定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个个乐学、好学,个个成为知识孜孜不倦的探索者。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