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8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熟练进行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2.勾通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化成百分数的规律和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先用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后再化成百分数.
约等号和等号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每组最后一题说说方法)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百分数(口答):
0.1 0.25 2.36 3.054(小数点右移两位,在末尾添上百分号)
2.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小数(口答):
37% 6% 0.3% 250%(去掉百分号,小数点左移两位)
3.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分数(口答)
15% 72% 0.1% 128%(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后再化成分数)
4.怎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呢?这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板书课题)
二、新课:
1.讨论学习,要求根据已有的知识考虑,可以怎样化分数为百分数.(小组讨论后指名发言)
(1)可以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把分母改写成百分号.举
根据是分数和小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方法.
教师小结:同学们研究的方法途径不同,但结论一致.我们再用线
哪种方法简便?)
回答,教师板书)
母中含有2、5以外的质因数).
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再化成百分数.
提问:0.833是( )的近似值.
83.3%是( )的精确值.
83.3%是( )的近似值.
3.练一练:
板演,订正四舍五入)
三、总结:
看着黑板说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看书,质疑)
四、巩固练习:
1.分别用百分数、分数、小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分别用百分数、分数、小数表示直线上的点:
3.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分组做,教师巡视,投影订正)
4.计算下面各题的商,然后再化成百分数:
35 0.252 2.40.6 2.161.8 0.632.1
5.把下面各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五、作业:
(1)读书,复习课上内容.
(2)书:第72页7、8、10.
六、板书设计:
2015春沪科版数学七下10.4《平移》ppt课件2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9.3《矩形菱形正方形》(第2课时)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20.2《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第7课时)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七下10.1《相交线》ppt课件1
2015春沪科版数学七下6.1《平方根、立方根》ppt课件1
2015春沪科版数学七下10.1《相交线》ppt课件2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20.1《数据的频数分布》ppt课件1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9.2《平行四边形》ppt课件3
2015春沪科版数学七下6.2《实数》ppt课件1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9.2《平行四边形》(第1课时)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2课时)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七下10.2《平行线的判定》(第2课时)ppt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2015春沪科版数学七下10.1《相交线》ppt课件3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9.2《平行四边形》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9.4《综合与实践多边形的镶嵌》ppt课件1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20.2《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第6课时)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9.2《平行四边形》ppt课件1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9.2《平行四边形》ppt课件2
2015春沪科版数学七下6.1《平方根、立方根》ppt课件2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第16章《二次根式》ppt复习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七下10.3《平行线的性质》ppt课件2
沪科版数学七下《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综合小结》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9.1《多边形内角和》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20.2《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第1课时)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七下10.4《平移》ppt课件1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20.1《数据的频数分布》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9.3《矩形菱形正方形》(第4课时)ppt课件
沪科版数学七下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ppt课件2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9.2《平行四边形》(第2课时)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20.3《综合与实践 体重指数》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