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7
收藏
高考试题重在考查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深刻性,重在考查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它着眼于知识点新颖巧妙的组合,试题新而不偏,活而不过难;着眼于对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的考查。 高考试题这种积极导向,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以数学思想指导知识、方法的运用,整体把握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只有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优化学生的思维,全面提高数学能力,才能提高学生解题水平和应试能力。
高考复习有别于新知识的教学。它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中学数学知识体系、具备了一定的解题经验的基础上的复课数学,也是在学生基本认识了各种数学基本方法、思维方法及数学思想的基础上的复课数学。其目的在于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综合性强的练习中进一步形成基本技能,优化思维品质,使学生在多次的练习中充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能力。高考复习是学生发展数学思想,熟练掌握数学方法理想的难得的教学过程。
二、高考复习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原则。
1、把知识的复习与思想方法的培养同时纳入教学目的原则。
各章应有明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教案中要精心设计思想方法的教学过程。
2、寓思想方法的教学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之中、于教学问题的解决之中的原则。
知识是思想方法的载体,数学问题是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知识、方法"加工"的对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具体的数学活动的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可能的。
3、适当章节的强化训练与贯通复课全程的反复运用相结合的原则。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的共存性、数学思想对数学活动的指导作用、被认知的思想方法只有在反复的运用中才能被真正掌握这一教学规律,都决定了成功的思想方法和教学只能是有意识的贯通复课全程的教学。特别是有广泛应用性的数学思想的教学更是如此。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数学的几乎全部的知识中,处处以数学对象的直观表象及深刻精确的数量表达这两方面给人以启迪,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简捷明快的途径。它的运用,往往展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般的数形和谐完美结合的境地。
在某种思想方法应用频繁的章节,应适当强化这种思想方法的训练。如在数学归纳法一节,应精心设计循序渐进的组题,在问题解决中提炼并明确总结联合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数学归纳法解题这一思想方法,在学生能熟练运用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运用,才能形成自觉运用的意识。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18页课内练习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53页作业题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28页作业题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29页课内练习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47页作业题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92页作业题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61页作业题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55页课内练习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90页作业题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74页作业题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99页课内练习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29页作业题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78页课内练习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95页作业题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33页作业题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7页作业题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56页作业题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4章目标与评定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31页作业题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2章目标与评定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24页课内练习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82页作业题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19页作业题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95页课内练习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6页课内练习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25页作业题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81页课内练习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70页作业题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4页作业题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33页课内练习答案浙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