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6
收藏
我就结合“分一分”一课来谈一谈概念课教学如何进行预学下的探究性学习。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分数,是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如何将分数概念内化为学生的理解呢?我采用了“预学中初步感知→交流后深度探究→比较中抽象归纳”的步骤进行教学。
一、预学中初步感知
我设计的预学主要有三步:
首先让学生查找资料初步了解分数的由来,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上网查询,找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学生对于分数这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有了一点印象。
接着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分物体,例如分苹果、分蛋糕、分饼子等等,在分的过程中感受是因为整数不够分了,才产生了分数。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必然性和重要性,数学来源于生活。
最后,让学生尝试画出分数二分之一表达自己的理解。学生在家里画的图形也是多种多样的,画圆形、正方形、线段……,在具体的画图过程中,学生初步感觉到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半就是二分之一。这个预学,是为了充分展现学生的原生态思维,有的学生不会平均分成两份,这个就可以留作课堂深度探究的重点。
二、交流后深度探究
第二天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来介绍自己的预学成果。当大屏幕上出现自己写的字,出现自己画的图,这些图和文字其实没有老师精心设计的课件精美,但却是孩子们自己的原生态思维的呈现,虽然带着几分稚气,却更能让孩子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是预学的成效之一。在学生的交流汇报后,由预学中的不完善(有的学生没有平均分),进入深度探究:涂一涂,表示出一个图形二分之一的;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一张纸的四分之一等等,在交流了预学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学习,才使得分数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三、比较中抽象归纳
本节课的探究性学习,除了动手操作,以实现概念从直观到抽象的内化过程,我还非常注意设计问题,引导孩子们去比较异同。如针对孩子们的预学作品,画图表示出的二分之一,我追问:他们画的图形一样吗?为什么都是二分之一呢?针对孩子们表示出的不同分数,我追问:同样的正方形纸,怎么表示出了这么多不同的几分之一呢?这样通过对大量表象的比较,提取出相同点,就抽象归纳出了分数的概念。
高三数学第二轮考点探究复习课件7
高三数学第二轮考点探究复习课件12
河北衡水武邑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
湖北省丹江口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
河北省沧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数学第二轮考点探究复习课件5
甘肃省天水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
广西平南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
山东省夏津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
高三数学第二轮考点探究复习课件16
高三数学第二轮考点探究复习课件19
高三数学第二轮考点探究复习课件9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
交集与并集复习课件1
函数的单调性复习课件
湖北省黄冈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
对数与对数运算复习课件
交集与并集复习课件2
甘肃省敦煌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分数指数幂复习课件
二项式定理复习课件
安徽省太和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大联考试题
高三数学第二轮考点探究复习课件6
广东省深圳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
高三数学第二轮考点探究复习课件17
多项式函数的导数复习课件
高三数学第二轮考点探究复习课件8
广东省佛山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8周教研测试题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复习课件
高三数学第二轮考点探究复习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