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3
收藏
测量面积
教学目标:
1.在同桌合作中,经历自己选定测量单位对课桌表面进行测量的过程。
2.会用自己选定的测量单位测量一些简单物品表面和图形面积的大小。
3.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与比较,了解测量单位的大小与测量结果(测量单位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初步体验在同一测量单位下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教学重、难点:
体验在同一测量单位下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教学准备:
不同大小的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同桌测量
1.师:同桌合作,自己选定一张正方形的纸作单位,测量一张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把选用的正方形和测量结果填在书中的统计表中。
2.同桌一起合作测量课桌面的面积,并完成统计表。
3.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重点交流选用的测量单位、测量方式与结果。(设计意图: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与比较,了解测量单位的大小与测量结果(测量单位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初步体验在同一测量单位下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二、议一议
1.分析大家的测量结果,你发现正方形的边长和测量结果(正方形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共识:正方形的边长越大(测量单位越大),测量的结果(正方形的个数)越少。
2.有没有办法使大家测量的结果相同呢?
在讨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一种正方形纸再测量一次课桌面,让学生体验在统一的测量单位下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三、练一练
1.第一题:用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测量数学课本封面和铅笔盒的面。此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
2.第二题:用数学课本作测量工具,测量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此题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再测量。(可分组进行)
3.第三题:用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测量给定图形的面积。此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
四、问题讨论: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较大?
1.出示课本第87页的图形。
2.师提出书上的问题: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较大?
3.学生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面积
测量物正方形边长测量结果(正方形的个数)
课桌面十厘米 40个
课桌面十五厘米25个
课桌面二十厘米12个
高一数学上册期中联考试卷含答案
期高一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高考数学复习“三多三少”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17年中考数学备考复习题型及考点整理
如何轻松应对高考数学备考
二年级数学老师2016---2017学年工作计划
17年中考数学基本定理总结4
文科生数学如何学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如何做一位善思型的教师
如何稳步提高 高考数学
17年中考数学基本定理总结2
中等生如何提高数学成绩?
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的提分攻略
2014-2015学年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基本概念要记透
数学必须知晓十六大锦囊
高一新生如何度过高中数学学习适应期
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检测考(附答案)
高考数学如何巧用复习知识
17年中考数学命题的几种方式总结
17年高考复习数学应以题型为主轴
中考数学题型考点预测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北师大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高考数学复习攻略
数学每轮复习重点攻略
高考数学复习方法及复习策略攻略
20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教材分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