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3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2.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连加 情境式引入
1.(出示课件) 例题 鞋帽商店里有红帽子每顶28元,绿帽子每顶35元,
灰帽子每顶22元。王阿姨买这样三顶帽子一共要多少元?
红帽子绿帽子灰帽子一共多少元?
28元35元22元
2.提问:
(1)你能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2)要求三顶帽子一共多少元,你准备怎样列式?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提问引导
①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
②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③这道题的数比较大,口算起来比较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2)分组讨论三种方法的优劣 ( 课件出示 )
要求: ①先分小组讨论这道题的计算方法(你们组准备怎么做).
②把本组讨论出的方法做在练习本上.
③展示给大家,并说说有什么优点.
方法一:
28+35+22=85(个)
2 8 6 3
+31 5 + 2 2
6 3 8 5
方法二:
2 8
+31 5
6 3
+2 2
8 5
方法三: 2 8
3 5
+ 21 2
8 5
对比三种方法,选择最优方法
问:谁来说说,这三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方法一:
优点:
1、 同学们比较熟悉这种竖式的书写方法.
2、 在计算过程中,难度较小,不易出错.
缺点:
1、 费时间.
2、 这两个竖式不太好安排格式,如果写不好,容易显得很乱.
方法二:
优点:
1、 写起来会比第一种方法省点时间,少写了一个63,竖式由两个减少到了一个.
2、 这个竖式写起来会比较美观.(相对于第一个竖式而言)
缺点:
容易丢掉第二步的加号.
方法三:
优点:
1、更省时间
2、在计算时可以把个位的8与2先相加凑十,比较方便。
缺点:
1、三个数叠在一块容易出错。
(3)除了这三种方法以外还可以怎样算呢?
可以把红帽子的价钱与灰帽子先加,再加绿帽子的价钱,比较方便。
28+22+35=85(元)
2 8 50+35=85可以口算(课件出示)
+ 21 2
5 0
三、巩固练习 (你喜欢怎样算就怎样算)
36+24+17= 53+19+27= 41+27+13=
四、出示例题 学习连减
王阿姨在鞋帽商店买三件玩具共花85元,其中红帽子28元,绿帽子35元,灰帽子要多少元?(课件出示 )
三顶帽子一共花 红帽子 绿帽子灰帽子
85元 28元 35元 ( )元
提问:(1)怎样列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两步式题?
85-28-35=
(2)你能根据刚才研究的连加两步式题,推想出连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吗?同学们试一试在本子上做一做. (课件出示)
教师通过行间巡视,可能发现有以下三种情况,教师先出示第(1)(2)种.
(1)8 5 5 7 (2) 8 5
- 2 8 -3 5 - 2 8
5 7 2 2 5 7
-3 5
2 2
通过学生评议,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而第(2)种是用简便算法,值得提倡.还可以怎样列式呢? 85―35―28=
从85元里先减去绿帽子的钱35元后再减去红帽子的钱28元,再求回帽子的钱。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在计算两步式题时,遇到哪一步可以用口算,就不必写竖式.如上面这道题,第一步可以用口算,就可以不写竖式.
做一做:84-26-30= 78―28―40= 57―20―19=
由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试做,指名一个学生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做,便于在全班订正.教师还可以了解一下哪些学生直接用简便方法书写,而且一次做对;哪些同学还用两个竖式做;哪些同学只写了第一步竖式,第二步用口算就得出了结果.对用比较好的方法做的同学可以提出表扬.
小结性提问:
(1)计算连减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
揭示课题: 连加连减 ( 课件出示 )
五、巩固练习
第一关 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 )
计算:(书上第2页,直接在书上写得数)
7+59+20= 72-6-40=
第二关 每条线三个数的和是多少?( 课件出示 )
第三关 发展练习 ( 课件出示)
选52、18、22、10中的其中三个数自己写成一道连加,一道连减并计算。
课后练习
练习一的第1题和第2题.
六、小结。 ( 课件出示 )
苏州市初二第二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及答案
初二数学整式除法测试题(含答案)
二次函数测试题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测试题(有答案)
八年级下数学第十一章 练习题
绵阳市三台县潼川中学初二数学数据的分析检测题
初二数学上册实数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初二下学期第八章分式检测题
代数方程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初二数学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分式及分式方程测试题
实数运算还练习不?
初二数学: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调研试题
初二数学(下)第十一章图形与证明(一) 测试题
2016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初二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检测题及答案
2016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2010-2011年八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及答案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初二上册数学教案探索勾股定理
混合运算接着练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推论
八年级数学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十一章 单元测试
初二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测试题
初二数学第八章分式及分式方程单元复习题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练习题(附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初二数学期中测试试卷及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