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
收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吨的认识》教案(四)
教学内容:
吨的认识。(教材第31-3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通过积极的探索活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 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难点: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展示,讲授,交流。
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情分析:
我们已经认识了克和千克。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助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具体感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学习;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同千米与米的换算推理过程相同,这部分知识主要由学生自己尝试完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问题导入:
一、复习旧知
1. 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 1克与 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一筐苹果约重20()小兰体重约25()
一个鸡蛋约重50()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
独立填空,指名回答。
高二数学上《直线的方程》3(人教版)
必修1《1.1.1集合1.2 》
必修1《2.3幂函数 》
1.1.2程序框图(必修3)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1.1算法的概念(必修3)
必修1《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
必修1《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4 》
1.1.2 程序框图3(必修3)
必修1《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2 》
1.1算法流程图(必修3)
空间直线与平面关系
1.2基本算法语句(复习课)(必修3)
3.1.5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
1.2.3 算法基本语句2(必修3)
高二数学上《直线的方程》1(人教版)
必修1《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2 》
1.1.2 程序框图2(必修3)
必修1《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4 》
必修1《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3 》
必修1《3.2.2函数模型应用实例2 》
1.2算法基本语句(第二课时)(必修3)
必修1《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2
必修1《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2 》
必修1《1.1.1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二) 》
必修1《1.1.1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一) 》
必修1《3.2.2函数模型应用实例1 》
1.2.2算法基本语句2(必修3)
必修1《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1 》
必修1《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2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