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
收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五)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创设情境: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生自由发挥。
2.出示教材挂图
(1)观察挂图,说说自己的发现,口述图意(提醒学生看清图中的信息)
(2)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车上原来有67人,现在有多少人?
(3)列出算式,并与前面学过的连加、连减算式比较,发现有什么不同,如何计算这个这个算式?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师板书算式
67-25+28= (67+28-25= )
2.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3.说一说,这两道题与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的连加和连减的两步式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上节课学习的题目不是连加就是连减,题目中的运算符号都相同。
联系:①今天学习的题目跟上节课学习的题目都要写竖式计算。②我们能像上节课一样,想出不同的竖式的写法。
北京版数学一上《数学就在我身边》教学设计
北京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
2013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如何教好一年级数学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就在我身边》教学设计
北京版一上数学《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设计
数学建模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作用分析
2013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的构建
高考文科数学的提分捷径
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和质量提升建议
青岛版数学一上《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我国微积分理念应用问题及应用的领域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数学就在我身边》教学设计
小学毕业班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小 学 毕 业 模 拟 试 卷
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达标试题
2013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案例模板式教学的探析
高职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课的实践和展望
六年级数学毕业试卷易错题集
2013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与合》同步练习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10以内数的分与合》练习题
探究高等数学应用的能力
怎样辅导孩子学好一年级数学
小学毕业班数学模拟试题
2013小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沪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