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0
收藏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既关注知识的获得也能关注学习技巧的掌握,让每一个小学生可以主动自主地进行数学的学习,完善知识结构的构建,提高数学学科知识掌握的总体水平。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活动,就要采取一些策略,要注重学生适应性学习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在数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技巧、认知策略等方面要加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小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不让他们只是被动服从教师的安排,要有自己的思想。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收获以及问题解决的满足感。因此,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一开始,就要引导小学生们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能够认识到数学的学习是自己的责任,掌握的知识对自己有最大的帮助,而自己是数学学习最大的获益者。那么小学数学就需要给学生们提供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情景和要求,让小学生必须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获取一定的知识,让能力获得相应的提高。因此,主要的学习活动,要体现数学学科内在的逻辑性,要有系统的结构,这样可以方便小学生们进行自主探究,获取更具系统性、逻辑性的知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可以从培养他们具备主动进行学习的习惯开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强化的方法,让小学生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到对数学问题的钻研和解决上来。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这些丰富的经历,对于他们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都具有促进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同时,让自己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在数学思维习惯方面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系统化的逻辑化的数学思维。而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学生们学习的模范,要富有创新精神,富有积极探索的精神,并且把自己探索的发现与学生们进行互动分享。在接下来一部分内容中,小编将分享自己在自主学习活动设计和开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并且做出了一些思考。
一、注重培养小学生认真学习态度,面对错误积极纠正,并进行适当的总结
小学生在数学以及其他所有学科的学习中,具备认真的态度、专注的状态是很关键的,这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小学生学习的状态非常的浮躁,写作业的同时,脑子里还在想着自己心爱的玩具,想着游戏,想着喜欢的动画片,所以这也导致他们写作业拖拖拉拉,写得不仅非常慢,而且出现了很多的错误。可想而知,如果小学生们都能非常专注投入地进行学习,完成作业,那么他们的成绩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既然实际的情况并不乐观,我们当然也需要痛定思痛,反思以往教学中工作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解决这些缺陷和瑕疵,让自己的教学努力在学生的身上发挥更多积极的作用。找到最根本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解决问题。学生没有专注的状态,往往是因为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学习的动力不足,学习比较被动,没有主动性,对学习本身没有太多的关注。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怎么做呢?关键还是要提高他们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反馈评价的过程中,能够听到更多他们自主可以控制的内容。例如得到表扬,是每个小学生都渴望的事情,而教师的表扬,具体要表扬什么,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地进行研究的。有的小学数学教师表扬学生的时候非常的简单,泛泛而谈,不够具体。这样的表扬方式经常说某某同学真棒,某某同学有进步,某某同学做得很好。这种表扬的方法只是听起来让学生得到了肯定的回馈。但是对于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特别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方向和习惯方面却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相反,如果教师能够非常具体地指出来表扬的具体方面,学生可以从中收获更多,而且会朝着良好习惯的方向做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用这样类似的话表扬学生,某某同学最近有很大的进步,我发现你上课听课很认真,而且经常做笔记,出现了错误也认真地改错,还经常向教师提问,这样的好习惯要继续保持下去哦。这样具体的评价和鼓励才能给学生带去更多积极的价值。
二、通过引导式的评价和鼓励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经验非常缺乏,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的内容因为抽象,学生也不容易理解,所以脑子当中总会有很多的问题,有问题非常好,正好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大好机会。所以,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但自己要经常提出一些问题,带动学生的思考,而且要鼓励学生也提出自己的想法,能够把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地讲出来,不管是在课上当堂提出,还是在课下单独向教师询问。总之,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需要求助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求助,不放过任何一个困惑。很多的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总是特别看重自己的成绩。这可能会干扰到他们自主学习时候的状态。如果一道题看了一遍没有思路,他们心理上可能会紧张焦虑,觉得自己不会分数考得会更少,因此他们不但不会深入钻研把这道题做出来,而且可能会轻易地放弃,在以后做题的时候避重就轻,总是选择那些比较容易的题,这样的习惯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利于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有更好的表现。所以教师不能总是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他们是如何取得了这些成绩。要帮助每一个学生分析他平时的学习习惯、学习行为与获得成绩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意识到自主学习、专注学习的价值和好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学生们在学习中有所体会,有自己的反思、总结,他们才能不断地成长,在学习的品质方面才能进一步提升。
三、用创新的情境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
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情境化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对抽象的数学符号、数量关系、空间关系等可以理解得更加直观,他们会在这个过程中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其次,情境化的教学氛围,也更容易让小学生产生更多的思考,因此,可以进一步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的行动,在满足自己的探索欲望的过程中,积累更多数学学习的经验,在思维方面也得到拓展。再次,情境化教学方式有利于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渐提升,而情境化教学方式可以伴随这个过程。通过已有的教学经验,我们也能够发现,情境化的数学教学氛围,也让小学生们在以后应用数学的基础概念和相关的规律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时,更容易产生一些思路,那些小学生头脑中学习过的知识更容易被唤醒。而小学数学教师在构建教学的情境当中,可以选择很多的素材,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设想和创新做法,很好地融入情境教学中。这样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不仅对很多学科的教学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在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的过程中,效果也非常突出。小学数学的创新设计,也可以广泛地从其他学科情境教学中吸取经验,从而让学生们学习到更加高质量的数学课程,得到更多的激励,获得更多新的发展。
四、教师要联合学生家长,共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良好的品质养成的基础阶段。现阶段,好的习惯和品质的养成不仅与在校学习的经历有关系,更与家庭的环境、家庭的教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和家长取得联系,形成联盟,能够取得与家长在学习习惯方面的一致性,特别是教师留的作业,家长可以监督学生们自主完成,避免给学生们太多的指导,也避免给学生们消极的反馈。有一些家长在教育理念和方法方面,有一些不当之处,这会反映到学生的习惯方面,比如有的家长对自己的要求比较放松,而对学生的成绩却非常看重。自己小的时候可能学习不好,因此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对孩子提出了太多的要求,管得太死,管得太严。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很难在学习中专注投入,他们难免会更加看重成绩,看重结果,而且甚至可能会撒谎。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敏锐地察觉到学生身上所发生的一些异动,并且查找原因,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排除障碍,让家长能够理解教师的做法,也能够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自己的孩子。小学生的内心往往相对脆弱,他们的自信心需要呵护,需要鼓励,才能慢慢地茁壮成长,而在数学这门学科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他们受挫的概率非常高,因为数学中有很多的题目超出了学生现有的水平。因此,教师在题目的选择方面也要充分考虑,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家长一起对学生进行适当性的评价,让学生们能够带着自信,带着顽强的拼搏的意志和行动学习这门学科。因此,通过与家长形成牢固的合作联盟的关系,学生们可以在更加顺利的环境下养成好的习惯。总之,小学数学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们来说,内容的难度是逐渐加大的,数学世界是逐渐展开在学生们的面前的。而在这个不断学习掌握更多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地提升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方法习惯的关注。小学数学教师要从数学学习的态度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给学生们树立榜样。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要能够非常充分地满足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基本要求,使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畅通无阻,从而让自主学习活动逐渐变成学生们的习惯,让师生之间形成合作互助的关系,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报有更大的热情。
参考文献:
梁红秀.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蔡金香.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孙淑敏.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北师大版第二册《我和小树一起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我又长高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拔萝卜》教学设计
《简单的计算》教学设计二
北师大版第二册《动手做(一)》教学设计
《小小存钱罐》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优秀课例设计
小学数学《跳绳》教学课例分析
北师大版第二册《跳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买衣服》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练习三》教学设计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火星探险》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第二册《桌子有多长》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参观图书馆》教学设计
西师版数学《分类》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第二册《小小运动会》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郊外活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上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动手做(二)》教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二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发新书》教学设计
苏教版《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数花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整理与复习(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动手做(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