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9
收藏
今天上午第一节,我走进六一班听孟晴老师的数学课,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是“看图专练”,看到这一课题,我感到内容不好讲,专心听孟老师是如何展开教学的。
第一个环节:5分钟口算笔算训练。虽然仅有四道题,但是练习了小数乘分数、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的逆向运用、分数除法减法混合运算,习题比较有代表性,在教师评讲过程中,进一步强调乘法分配律的解题技巧和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别看是口算笔算训练,从中收获不小。
第二个环节:讲授新知。通过三道线段图题,让孩子们不但会看董线段图提供的信息,同时让孩子们掌握住已知单位“1”的量和部分的分率,用乘法可以求出部分的量,孟老师采用孩子们先动笔算,再挑个别孩子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孩子们会想出两到三种列式方法,通过本环节,孩子们真正掌握了借助线段图中单位“1”的量求部分的量的解题方法,老师能放手以孩子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授课方式,轻松完成本环节的教学。
接下来通过两道线段图题,让孩子们挑战量率不对应情况如何解题,通过稍加引导孩子们能准确找出与部分的量相对应的分率,再根据已知整体求部分用乘法解决的方式逐一突破,通过习题能检验出大多数孩子已经牢固的掌握这一知识点。
已知整体求部分与已知部分求整体是孩子们最容易混淆的两块内容,孟老师通过两道线段图题,让孩子真正能看懂线段图中所给出的重要信息,大家准确的找出部分的量和部分的分率,用除法解决了问题,孩子们不但没有混淆,反而能清晰的表达解题思路,他们学会了已知部分求整体用除法解决。
线段图越来越复杂,难度在增加,可是孩子们并没有退缩,大家学习积极性更高涨,比单位“1”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的问题出现了,孟老师巧妙的引导,孩子学会了只要是已知部分求整体都用除法,只要是已知整体求部分都用乘法,只不过是在分率上要稍加注意,比单位“1”多几分之几,要用1加几分之几,比单位“1”少几分之几,要用1减几分之几。
我觉得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是借助线段图巧妙地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应用进行了串讲,让孩子们分清了这两个知识点的解题方法,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孟老师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反思自我,真的觉得自己的课堂缺乏这种大胆放手的勇气,总觉得孩子们没有学会,讲了一遍又一遍,课堂效率提不上去,孩子们的自我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逐渐大胆放手,把时间多给孩子们一些,多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让孩子们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展示课说课稿《8和9的认识》展示
六年级数学《圆柱表面积的应用》听课记录
三年级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听课记录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点搬家》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四册《锐角和钝角》优秀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公开《数学乐园》示范课说课稿
《11~20各数的认识》2013-2014年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评课稿
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课堂因思考而精彩
人教版《解决问题》评课稿
《圆柱的体积》听课记录
《角的认识》听课记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说课稿《11~20各数的认识》范文
《体积和容积》评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公开课说课稿《认识钟表》优质课材料
《三角形面积》小学数学听课笔记
六年级数学下册《成正比例的量》说课稿
《倍的认识》评课稿
小学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20以内退位减法的解决问题》评课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说课稿范文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天平游戏》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课《个人眼中的20》听课记录
创设情境实现有效教学
《观潮》评课稿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法》听课记录
书写《听课记录》的几点要求
《扇形统计图》评课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