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展望 携手前行 ——优秀教研组工作交流(六年级数学组)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回顾展望 携手前行 ...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回顾展望 ...

回顾展望 携手前行 ——优秀教研组工作交流(六年级数学组)

2020-07-28 收藏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非常感谢领导的赏识,给我们领航学校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也特别荣幸,能作为领航六数代表,汇报我们一年来的工作情况。

伴着习总书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鞭策语,在我们领航学校“和悦课堂”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六数组的所有成员,卯足劲、用尽力,以教促研,求真务实。一路欢歌、幸福携手,圆满完成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回首过往,有让我们会心微笑的成绩,但也有些做法不尽人意。现与大家简要分享,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指教。

一、合作共赢,和谐共进。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组的8位成员积极进取、勇挑重担,精益求精、求实创新,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组成了一个和谐幸福的小家庭。一人获奖,其他人比本人都兴奋;一个人有困惑、有心事,其他人一眼就能看穿。我们开玩笑说:“你们都是别人肚子里的蛔虫吗?”生活在这种冷暖相知、人文关怀的氛围中,心情自然舒畅。

组内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就是大家的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识在每个人的心里已经生根发芽。就拿上周五来说,由于忙于省文明校园的验收,平时的工作集成了堆,我说咱捋一捋,今天都需要干什么:汇总反思链接、汇总强国积分、上交教研活动记录、钢笔字、履历表,每人的80学时校本研修需要复印上交,周清小卷要出。这么多的事如果我一个人去做,两节课也不一定干完。我话音刚落,就听到:“组长,我负责……”最后,我没任务可干了。组内事务从来不用安排,每人总是争相去做;不管我这个组长在不在,常规检查、上交材料,所有工作照样出色完成。我的小伙伴们没有做出令人惊艳的壮举,但我常常被他们这种这丁点小事而感动。这种主人翁意识、无私奉献的自觉精神、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是团队优秀的前提保障。就现在看似我一个人在前方冲锋陷阵,其实后面却是一个强大团队做后盾。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从来就不是单枪匹马的“一指禅”,而是虎虎生风的一个“拳”。因为合作就能共赢,和谐才能共进。

二、教研扎实、特色突出。

在我们孙校长倡导的“一科一组一品牌”的理念下,我们六数组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亮点。

1. 教研氛围、积极浓厚。除了区里和学校统一的每周二上午大教研,我们学校还坚持各组进行每周大教研。八个人轮流主持,主讲人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参,设计教学方案,制作课件。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利用周教研时间,再集体研讨:本周教学内容的安排、每节课重难点、易错点的突破方法、练习题的设计等进行集体研讨;每天早教研。在集体备课和自己备课的基础上,我们每天会利用语文早读时间,针对本节课进行教研,大到整节课的流程,每个问题如何设计,小到练习以后的处理方式;课后再教研。上课回来就会“看脸知效果”,你看这个眉飞色舞、嘴角上扬,简直是高兴极了:“我们班这个孩子的发言太精彩了,这种方法我都没想到,如是那般地分享一遍。”再看那个,垂头丧气,一脸无奈:“我这节课没完成任务,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大家毫无保留地分享得失、制定措施;不定时教研。只要有六数人在,你就一定能听到教研的声音,一定看到教研的身影。办公室、餐厅里、散步中,见面后没有二话,除了教研仍是教研。大家善于提出质疑,时常因一个问题争论的不可开交、面红耳赤,那种激烈的场面,只能靠一个人发个好吃的缓解气氛,语文老师打趣说:“不细听还真以为你们在吵架呢。”

2.课例展示、重在研磨。每周的课例研究八个人轮流进行,不论是名师骨干引领课、优秀教师研讨课、还是教坛新秀提升课,我们的评课都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优点要说够,不足要说透。这是我们六数组的突出特点。针对不足研讨策略,进行整改,再次上课,对比研究。在六数组,每位老师的展示课至少要有两次的研磨,只有“磨”,才能发现设计的不足,找准最佳切入点;只有“研”,才能发现更合适的方法,提高效率,扬长避短。

3.不打招呼、随机听课。这已是我们六数组的常态。八个人在一起就是这样,不怕在自己人面前献丑,不用提前打招呼,不论是谁,任何一节课临时决定去听,总是精彩纷呈。常态课背后其实不平常,因为每节常态课大家都按课的要求去准备,教学素养就是在这样高水准的训练中培养出来。

4.年级走课、资源共享。

每学期每位老师精心准备一节课,然后在多个班轮流去上,让优质资源共享。学生感觉新鲜,课堂效率提高;本班的任课老师会发现学生别样的闪光点,执教老师的研究能力也在逐步深入提升。

5. 日清周清、雷打不动。每天的知识点学生掌握得怎样,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每天一两道基础题的日清,就是最好的反馈方式;针对每周的学习内容,组内成员轮流出卷。严格监考,统一改卷;周四测试,周五评讲已经成了我们的常规工作,查漏补缺,调整策略,避免学期末才发现差的追悔莫及。

6. 录制视频、辅助教学。平时我们老师会针对一节课的重难点,录制一个小视频,发送到班级群,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复观看,这种方法既是学生学习的好助手,又是家长辅导的好帮手。

7.数学阅读、激发兴趣。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数学阅读也迫在眉睫。我们从教学生学会读数学课本开始,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掌握粗度、细读、精读的三种方法,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向学生推荐一些数学科普读物和数学期刊、报纸,定期在班内搞一些数学读物交流会。让热爱读书的孩子找到成就感,同时激发其他学生的阅读欲望;也可以搞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如把阅读与研学相结合、阅读与游戏相结合、阅读与魔术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数学“阅读”走向数学“悦读”。

8.非纸笔测试重在平时。

语言是思维的外现,非纸笔测试就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好方法。除了全区统一的每学期一次的非纸笔测试,我们六数组把非纸笔测试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到每节课的训练里。每节课拿出几分钟训练一个点,可以让学生讲题意理解、讲思路、讲算理、讲方法、讲总结。不搞形式,真正的把非纸笔测试落在实处。

三、教育教学、硕果累累

本学年,六数组教师都积极参与省级、市级、区级、校级组织的活动,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王鸿玲老师被评为省级名师培养对象,8月份荣幸作为郑州市代表参加河南省级教学技能大赛,荣获省级一等奖和教学标兵的称号;李娜、李晋霞、刘金英三位参加区级基本功和达标课比赛,均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刘金英、李娜、张同焕、老师的课题均获得郑州市结项成功,孙晨洋老师参加科学优质课获得区级一等奖;王鸿玲、扈玉玲、李娜老师参与的区级课题也进行了顺利结项;李娜老师被评为区级“先进个人”,王鸿玲、扈玉玲、李娜三位老师获得校级青年教师报告会演讲一等奖;孙晨洋、扈玉玲、李娜三位教师被评为校级“最美教师”;王红英老师获得校级教学成绩一等奖。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六数组共同努力的成果,一人参赛,全组帮忙。

四、展望未来、更上层楼

成绩代表过去,未来等待开创,我们组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在区领导和校领导的鼓励与帮助下,我们六年级数学教研组老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教学质量提高新台阶,教科研水平再上新高度,科研成果再创新佳绩。

我们虽然才疏学浅,但是积极奋进;虽然每天繁忙辛苦,但总会也幸福不断。很喜欢刘禹锡的《秋词》,因为这首词很能体现我们六数组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