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8
收藏
当我第一次看到李静老师的《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呢》这一课题时,我很诧异,这是数学课吗?这跟数学有关吗?确实看不出李老师要上课的内容是哪一个知识类型,心中只有一个感觉可能是清华附小所推动的数学阅读课程吧。带着这样的疑惑走进了李老师的课堂。
从整体看,本节课突出教学内容情景化,“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呢”的故事为本节所学知识提供载体,是所学知识的情景,把知识融入一定得情境中,在一定的情境中去学习相关知识,正是教学情景化的体现。新课伊始,李老师首先播放了这个绘本课件,让孩子们观看,并说一说:从中你看到了什么?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提炼出本节课的重点词“没有数字”,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接着,李老师出示一幅幻灯片,让孩子们认一认这幅图,上面有野兽,又出了一幅幻灯片,图上小孩给邻居说了什么?图片上有石头、木棍、绳子。然后让孩子们猜一猜怎样表示几只野兽呢?强调当时没有数字。小组合作,按照任务单,领取教具,接着老师让学生用这些物品表示几只野兽?引导学生们去讨论探究,进而让学生们知道科学的学习方法:分发教具一物品摆放一展示照片一分析图片—一一对应。一节课紧紧围绕“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呢”的故事展开,激发兴趣,吸引探究,分析总结,升华提高。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把本节所要传授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升华的思想都融合在这一故事中。任何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生活环境,把生活中人、事、景引入课堂,就是情景,有情景的知识才是鲜活的、有用的。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这节课让我知道了,不仅仅只教给孩子们数学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的数学素养、数学思想,交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相关知识内容,使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再为生活所用。
初一数学成长阶段性训练
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上)期末考试题
初一(上)期末复习
广州市海珠区上学期调研试卷(华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华师大版)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数学试卷
2006年“整式的乘除”能力自测题[下学期]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
七年级数学竞赛试卷
有理数加减法训练卷
初一数学期末测试及答案09
七年级下期期末模拟试题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下学期]
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试题08
七年级上期数学期末检测题(华师大版)
七年级(下)期末总复习题(三)解答题
有理数测试题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数学
七年级(上)期中试题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期末试卷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学完有理数的加减法后的月考
七年级复习(一元一次方程)[上学期]
七年级第七章三角形测试[下学期]新人教版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试题
2006期末模拟试题[下学期]北师大版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单元复习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浙教版)期末试卷
三角形初步知识测试卷(无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