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文章 《有趣的测量》一课如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反思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教研文章 《有...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

小学数学教研文章 《有趣的测量》一课如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反思

2020-04-25 收藏

空间观念是几何课程改革的一个课程核心的概念,《数学课程标准》描述了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其中包括能够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这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抽象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的、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是新课程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下面结合《有趣的测量》一课来谈谈我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一、联系生活,培养空间观念

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这些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原型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时,首先是联系生活中熟悉的实际事物。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探索了这些规则的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很容以知道像家里得冰箱啊,1.8米的大床啊,一块自己喜欢吃的雪糕的体积是多少。但生活中还有很都我们无法去正确测量他们的长宽高的物品,也就是不规则的物体,比如:石块,苹果,一个乒乓球等等。他们的体积又该如何计算呢?通过谈话,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揭示课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直接而有效。

二、动手操作,建立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那么,借助操作进行比较、分析与综合,从而抽象出事物本质,获得对概念、法则及关系的理解,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针对《有趣的测量》这节课,课本上是通过两个不一样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不规则物体(石块)的体积是可以测量出来的,即把不规则石块的体积转化成可测量的谁的体积,从而渗透转化的思想,促使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三、大胆想象,发展空间观念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大胆想象,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比如:将石块浸没的方法和将石块放入盛满谁的容器中这两种方法,同样的石块,为什么前后测量的体积会不一样?哪种方法测量的石块的体积偏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让他们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想法,说出原因,并动手实践去进行验证,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实际应用,深化空间观念

本节课的内容与实际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课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石块,苹果的体积还是相对来说蛮大的,我们探索出了他们的测量方法,但再小一点的物体,比如,黄豆的体积怎样测量呢?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是挺充分的,说出了很多切实可操作的方法,从而深化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这一系列联系实际的活动,来深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总之,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不但是发展小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基础,也可以为其今后进一步系统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其更好地认识世界。但是,空间观念的养成,一定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实际观察、实践操作、大胆想象等途径,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