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1
收藏
复学在即,如何和线上教学进行有效地衔接俨然成为我们所有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其实在3月底,我们三年级六位数学老师已经在教研内部讨论过,下面我就将我自己的观点再次拓宽、加深,供大家一起探讨。
首先,先讲我这段时间内发现的问题。只有看到问题了,明白问题所在之处,再去分析背后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精准做决定。网上学习已经过去2个月了,学生们早已没有开始的新鲜感,从开始认认真真准备好课本做笔记,到现在听课结束完成作业就“万事大吉”;家长们也已经复工上班去了,孩子听课的质量就更无法保证,自律性不强的孩子存在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的情况,而且作业的完成度也大打折扣;从数学作业情况上来看,一些基本的做题规范都忘记了,时间计算的格式不正确、画图题不使用铅笔和尺子而是钢笔徒手画、验算时不写验算二字、解决问题题不写单位和答……
那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保证复学后顺利地开展教学呢?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想法。
首先,开学时要进行一个简单的测试。从这个测试里我们要整体了解学生们在那部分掌握得比较好、那部分比较差,要能具体看到自己班的哪位学生出现了大面积的落后,哪些同学的做题习惯又出现了不好的现象等等,这些我们都要在心里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接着,通过这个测试结果,我们就要尽可能高效地开展教学了。在大部分学生都薄弱的章节可以重新当成新课来讲授,考虑到网课期间很多学生不会做笔记也可能不会看教材,在这些章节的课后习题也要尽详尽细地讲解。在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熟练的章节就不需要重新讲解了,这个时候要关注个别学生。那些学生在测试中表现出来对本章节不够熟练,这些学生就需要老师多关注,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让他们再对本章节的课后题进项练习,和这些家长进行实时沟通,提醒孩子不要落下队伍。
复学后的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捡重点但是不能忽略任何细节。还有提到的做题习惯。一定不能放下对习惯的培养。
最后就是,一定要回归课本。与其每天重新找题做,不如踏踏实实地把每一道例题和课后题搞明白、弄清楚。还有因为名师讲堂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而我们的教材是人教版,所以不一样的地方我们教师要特别留意。
这就是我对接下来教学衔接的一些基本想法。可能不够全面,但是有问题我们就解决,保证孩子们顺利度过每一节课堂。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7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3
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1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10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4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5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 3
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训练二
小升初应用题综合练习3
小升初数学所有知识点
小升初期末复习题及毕业模拟试卷41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8
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训练一
小升初毕业复习试卷
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训练六
小升初应用题综合练习2
小升初数学复习试卷
小升初数学毕业测试题五
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训练三
小升初期末复习题及毕业模拟试卷37
小学数学口决定义归类
小升初入学测试题及分析
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训练七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6
小升初期末复习题及毕业模拟试卷43
小学数学复习资料2
小升初应用题综合练习4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 4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2
小升初数学毕业测试题三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